氢冷发电机用氮气排出氢气时,如混合气体中含氢量小于3%,可认为排气工作结束()

氢冷发电机用氮气排出氢气时,如混合气体中含氢量小于3%,可认为排气工作结束()


相关考题:

当机内充满氢气时,密封油不准中断,油压应大于()。氢冷发电机的排氢管必须接至()。排氢管的排氢能力应与汽轮机破坏真空停机的惰走时间()。

氢冷发电机中充满氢气时,密封油应大于氢压。A对B错

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时,氢气瓶或贮氢罐的总有效容积应满足全部氢冷发电机()的正常消耗量和最大一台氢冷发电机一次启动充氢量之和。A7d~10dB15d~20dC30d

在制氢室中或氢冷发电机与储氢罐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必须开动火工作票。且工作前应事先经过氢量测定证实工作区域内空气中含氢量小于3%。

氢冷发电机中充满氢气时,密封油应大于氢压。

在正常条件下,绕组直接氢冷的发电机充氢和排出氢气均应在转子静止时进行。

氢冷发电机用氮气排出空气时,如混合气体中的含氧量小于2%,可认为排气工作结束()

对氢冷发电机内的氢气和供发电机充氢、补氢用的新鲜氢气的湿度应进行定时测量;对300MW及以上的氢冷发电机可采用连续监测方式()

在制氢室、储氢罐、氢冷发电机以及氢气管路近旁进行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应事先经过氢气含量测定,证实工作区域内空气中含氢量小于()%,并经厂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办理动火工作票后方可工作,工作中应至少每4h测定空气中的含氢量。A、2.5B、3C、3.5

氢冷发电机及其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符合哪些规定标准?

发电机氢冷系统中,氢气纯度和含氧量有什么规定?

为了保证发电机氢冷系统及制氢设备的安全运行,运行中必须按照专业规程的要求分析化验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发电机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是如何规定的?

应按时检测氢冷发电机油系统、主油箱内、封闭母线外套内的氢气体积含量,超过1%时,应停机查漏消缺。当内冷水箱内的含氢量达到3%时报警,在240h内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氢量升至20%时,应停机处理。

如必须在氢冷发电机附近进行焊接或动火的工作时,应事先经过氢量测定,证实该处空气中含起氢量小于()%,方可签发汽机动火工作票。A、3B、1C、15

在打开氢气容器、拆开制氢设备及管路之前,必须确保内部已无压力,并用氮气冲扫干净,吹扫排气的含氢量应小于()%。A、1.5B、1.0C、0.5

如必须在氢冷发电机附近进行焊接和动火工作时,应事先经过氢量测定,证实该处空气中含氢量小于()方可签定汽机动火工作票。A、3%B、10%C、15%

发电机氢冷系统中氢气纯度不低于(),含氧量不应超过()。

根据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第7.3.4条规定,发电机氢系统在系统充氢后()A、在制氢室、储氢罐、氢冷发电机以及氢气管路近旁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时,应事先办理动火工作票,并进行氢气含量测定B、工作区域内空气含氢量必须小于0.4%,且保证现场通风良好时,方可进行作业C、空气中的含氢量至少每4h测定一次D、以上皆不是

根据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4.13.1系统充氢后,在制氢室、储氢罐、氢冷发电机以及氢气管路周边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时,应事先进行氢气含量测定,工作区域内空气含氢量应小于(),工作中应保证现场通风良好,空气中的含氢量至少每4h测定一次。A、0.6%B、1%C、2%D、0.4%

热壁加氢反应器由于直接与高温高压的()介质接触,操作条件苛刻,有可能引起高温氢腐蚀。A、含氢气体、氢气或硫化氢B、含氢气体、氮气或硫化氢C、含氢气体、氧气或硫化氢D、氮气或硫化氢

催化剂再生前,用氮气置换系统中氢气,直至系统中氢含量小于0.1v%认为合格。()

禁止在制氢室中或情人发电机与储氢罐近旁进行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工作人员不准穿有钉子的鞋。如必须在氢气管道附近进行焊接或点火的工作,应事先经过氢量测定,证实工作区域内空气中含氢量小于()并经厂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后方可工作。A、5%B、4%C、3%

应()对制氢站(供氢站)空气中含氢量进行监测(含氢量小于1%)。

发电机解体前要做排氢工作,排出机体内的全部氢气,请简述排氢过程

应按时检测氢冷发电机油系统、主油箱内、封闭母线外套内的氢气体积含量,超过1%时,应()。当内冷水箱内的含氢量达到3%时报警,在120h内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氢量升至20%时,应()。

氢冷发电机的氢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其中氢冷系统中氢气纯度必须不低于()。

填空题在制氢电解槽氢气出口管上应有带报警的氢中含氧量的线检测仪表。氢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发电机氢冷系统中氢气纯度应不低于(),含氧量不应超过();制氢设备氢气系统中,气体含氢量不应低于(),含氧量不应超过()。如果达不到标准,应立即进行处理,直到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