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加快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鼓励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镇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使享受中心村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农村人口动态覆盖率每年上升()。A、1%以上B、3%以上C、5%以上
南平加快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鼓励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镇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使享受中心村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农村人口动态覆盖率每年上升()。
- A、1%以上
- B、3%以上
- C、5%以上
相关考题:
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和新农村作为农村人口蓄水池的作用无可替代。努力推进县域内农 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乡镇集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蓄水池的作用”指( )。A.推动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 B.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C.逐步集纳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 D.逐步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B.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C.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D.“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标本兼治,如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A、建设幸福和谐宜居新农村、加快建设新农村镇村体系B、增强农村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农村森林工程C、提升农村公共安全、优化农村生态环境D、培养新型农村居民
优化村庄布局要加强规划引导,重点建设中心村和中心集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大什么的整治力度,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村居住点,加强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的衔接,形成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城乡贯通的村镇建设格局。()A、自然村B、空心村C、行政村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成城镇居民。到“十二五”末,河南省将转化近()农民为城镇人口。A、500万B、750万C、1000万
加快城市、城镇、农村三类新社区建设,打造居民美好生活家园,应按照()三种类型,明确每个村庄的发展方向,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和农村新社区转移集聚。A、有序集并B、整体迁建C、限制发展D、鼓励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镇村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六个有”包括:有一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有一个公共文化中心,有一个具有集中赡养50人以上规模的福利院或敬老院、()A、有一个800平方米以上的生活购物中心B、有一个具备100个以上摊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C、有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品牌连锁超市D、有一个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的汽车客运站E、有一个达到四级以上标准的汽车客运站
关于城市化的具体内涵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附于城市土地的城市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农村产业转移B、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向各种类型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C、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景观地域的拓展或更新D、城市文明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目前,中国邮政要在()建立综合性的客户服务中心,向社会各界提供电话接入、网上接入服务,以后再逐步扩大范围。A、7个中心城市B、31个省会城市C、201个邮区中心城市D、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
单选题关于城市化的具体内涵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附于城市土地的城市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农村产业转移B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向各种类型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C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景观地域的拓展或更新D城市文明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单选题村镇组群体系的中心是()A中心村B行政村C集镇D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