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冲压弯曲件最小直边高度小于2倍板厚,应在弯曲时加高,弯曲后切除或采用()。A、压槽弯曲B、加强紧固C、更换板材D、修改设计

当冲压弯曲件最小直边高度小于2倍板厚,应在弯曲时加高,弯曲后切除或采用()。

  • A、压槽弯曲
  • B、加强紧固
  • C、更换板材
  • D、修改设计

相关考题:

压弯时,为保证足够的弯曲力矩,弯曲件的直边长度不得小于板厚的()倍。 A、1B、2C、3D、4

为了防止弯形件横截面畸变,板材弯曲件宽度不得小于板厚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应()工件厚度的4倍。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均不对

当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平行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反,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可大些。

为保证工件质量,冲压弯曲件的最小直边高度必须()板厚。A、小于2倍B、等于2倍C、大于2倍D、大于4倍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就是弯曲件直边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的中性层长度之和。

在弯曲材料时,为了防止弯裂,设计凸模时要使其圆角半径()。A、等于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B、为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的1/2C、大于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两倍D、大于或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均可

在弯曲材料时,为了防止弯裂,设计凸模时要使其圆角半径()。A、等于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B、为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的二分之一C、大于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两倍D、大于或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均可

弯曲件的内层最小弯曲半径一般应不小于板的()。

板材弯曲加工时,当弯曲内表面半径与板厚之比大于4时,中性层位于板厚中间,小于4时位于板厚内表面。()

弯曲件的内层最小弯曲半径一般应不小于板的厚度。

弯曲件的弯边直线高度应大于板厚的(),否则,应先压槽()弯曲,或加高弯曲后再将多余的高度切除。

设计弯曲工件时,在使用要求允许下,工件的弯曲半径应()最小弯曲半径。A、小于B、等于C、大于

板料弯曲过程中,当弯曲半径r与板厚t的比值大于5时,中性层()。A、基本上处于材料的断面中性层B、向弯曲件的内层移动C、向弯曲件的外层移动

板料弯曲时,当弯曲半径与板厚的比值小于5时,中性层()。A、向弯曲件的内层移动B、基本上处于材料的断面中心层C、向弯曲的外层移动

在机械弯曲时,对弯曲件直边高度有何要求?

弯曲件直边的高度是板厚的()倍。A、2B、3C、4D、5

当工件弯曲半径小于最小弯曲半径时,对冷作硬化现象严重的材料可采用()工序。A、两次弯曲B、中间退火C、校平D、回火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通常受板材厚度、几何尺寸、材料性能、弯曲角度以及弯曲方法等多重因素影响,是个复杂的成形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它与板厚的比值()r/t0来表示。A、相对弯曲半径B、平均弯曲半径C、单位厚度弯曲半径D、比厚弯曲半径

弯曲件形状应尽量(),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钢梁杆件弯曲整直时根据弯曲程度可采用()或加热矫正。

主要零件冷作弯曲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内侧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板厚的()。

主要零件冷作弯曲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内侧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板厚的15倍。

填空题主要零件冷作弯曲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内侧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板厚的()。

判断题当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平行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反,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可大些。A对B错

填空题钢梁杆件弯曲整直时根据弯曲程度可采用()或加热矫正。

判断题板材弯曲加工时,当弯曲内表面半径与板厚之比大于4时,中性层位于板厚中间,小于4时位于板厚内表面。()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