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测离子i与干扰离子j,其选择性系数Ki,j()则说明电极对被测离子有选择性响应。A、1B、1C、1D、1

待测离子i与干扰离子j,其选择性系数Ki,j()则说明电极对被测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 A、>>1
  • B、>1
  • C、<<1
  • D、1

相关考题:

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越小,说明干扰离子对待测离子的干扰越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金属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 )活度的变化而变化。A.氢离子B.待测离子C.电极金属离子D.干扰离子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浓度为1.0;10-4mol/L某一价离子i,某二价的干扰离子j的浓度为4.0;10-4mol/L,则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已知Kij=10-3)

在直接电位法的装置中,将待测离子活度转换为对应的电极电位的组件是()。A、离子计B、离子选择性电极C、参比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与()成线性。A、待测离子浓度B、干扰离子浓度C、待测离子浓度的对数D、干扰离子浓度的对数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成线形关系。

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表明()离子选择电极抗()离子干扰的能力。系数越小表明()。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A、离子浓度B、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C、待测离子活度D、测定温度E、pH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A、离子浓度B、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C、待测离子活度D、测定温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用于溶液中待测离子定量测定,依据的是其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之间有线性关系。

金属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 )活度的变化而变化。A、氢离子B、待测离子C、电极金属离子D、干扰离子

若K+离子选择性电极对Na+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电极抗钠离子干扰的能力()。A、越强;B、越弱;C、无法确定;D、时强时弱;

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Kij()。A、可用于校正干扰值B、常用来估计测量误差C、对确定的响应离子i和干扰离子j,它是一个常数D、可通过实验测定

氟离子选择电极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唯一的干扰就是(),可以通过调节被测溶液的pH值来消除。A、氢氧离子B、钠离子C、氧离子D、氢离子

定位调节器的作用是()。A、调节电极系数B、使仪器显示为零C、抵消待测离子电极电位D、抵消待测离子活度为零时的电极电位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Kij越小,说明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待测离子i的选择性就越好。

在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中,()说法不正确。A、参比电极电位恒定不变B、待测离子价数愈高,测定误差愈大C、指示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浓度呈能斯特响应D、电池电动势与待测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由()决定。A、离子浓度B、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C、待测离子活度D、测定温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对被测离子有选择性响应时,选择性系数Kij()1。A、=B、>C、≤D、《

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浓度要符合()

在直接电位法中,若i,j均为一价离子,Ki,j=0.05,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0mol.L-1,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0mol.L-1,测量i离子时所引入的相对误差为()A、1.5%B、2.5%C、3.5%D、4.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越小,则()A、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好B、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低C、电极对干扰离子的选择性越好D、电极对干扰离子的响应能力越好

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A、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共存离子与晶体膜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

单选题在直接电位法中,若i,j均为一价离子,Ki,j=0.05,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0mol.L-1,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0mol.L-1,测量i离子时所引入的相对误差为()A1.5%B2.5%C3.5%D4.5%

单选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A离子浓度B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C待测离子活度D测定温度EpH

单选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越小,则()A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好B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低C电极对干扰离子的选择性越好D电极对干扰离子的响应能力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