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回火一般用于热作模具,在()范围进行,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并有稳定的组织和性能。A、300-400℃B、400-500℃C、500-650℃

高温回火一般用于热作模具,在()范围进行,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并有稳定的组织和性能。

  • A、300-400℃
  • B、400-500℃
  • C、500-650℃

相关考题:

主要用于各种高碳钢的切削工具、模具、滚动轴承等的回火处理工艺是( )。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D.洋火

模具常用的回火处理方法有()和高温回火A、中温回火B、低温回火C、较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主要用于()范围进行,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的硬度,并通过回火消除淬火应力,获得一定的韧性。A、一般在100-200℃B、一般在150-250℃C、一般在200-300℃D、高的硬度E、冷作模具F、热作模具

模具常用的回火处理方法有()A、中温回火B、低温回火C、较高温回火D、高温回火E、回火F、中高温回火

若钢材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则称()处理,其目的是使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均得以改善。

()主要用于各种弹簧和模具。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D、回火

中温回火:回火温度在350~450℃之间。经中温回火后能获得高的弹性和强度,并具有一定韧性,硬度一般为35HRC~()HRC。它主要用于各种弹性零件及热锻模等A、100B、90C、70D、50

钢淬火后进行中温(350~500℃)回火其目的是()。A、减少应力和脆性B、获得高的弹性和屈服强度C、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D、获得高的韧性

高温回火温度范围为500-650℃,得到()组织,使工件的强度、塑性、韧性有较好的配合,即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A、回火马氏体B、回火托氏体C、回火索氏体

关于回火材料的性能,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150-250℃,降低应力,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使钢材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B、淬火加中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C、中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350-500℃,得到回火托氏体组织,使钢材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及韧性D、高温回火温度范围为500-650℃,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使工件的强度、塑性、韧性有较好的配合,即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硬度、强度、塑形、韧性都较好的综合()。

刀具、量具淬火后,一般要求进行(),使刀具、量具达到高强度而耐磨的目的。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D、回火

冷作模具钢的最终热处理通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以保证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用于制造使金属在高温下成形的模具,这类模具工作时型腔温度可达600℃。A、热作模具钢B、高速钢C、结构钢D、冷作模具钢

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使钢件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泠作模具适用于制造使金属在高温下成形的模具,如热锻模等。

为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回火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A、低温B、低中温C、中温D、高温

3CrZW8V热作模具钢,在淬火回火前为减小变形和开裂倾向,要进行两次预热。第一次预热温度为()。第二次预热温度为(),预热时应保证模具充分()。

零件渗碳后,为达到表面硬且耐磨的目的,一般需作如下处理。()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

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淬火后的钢在回火时,一般回火温度高,其强度和硬度高。

为了使工件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常把工件加热至500~650℃之间,进行()回火。A、低温B、中温C、高温D、超高温

单选题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获得一定的(),并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A强度和硬度B弹性C稳定性D刚性

问答题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问答题为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单选题为了使冷作模具具有较小的变形和一定的韧性,一般选用下列哪种热处理方案作为最终热处理工艺()。A较低的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B高的淬火温度和高温回火C较低的淬火温度和高温回火D高的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