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钢的本质晶粒度的方法是把钢加热到(),保温()小时,在显微镜下放大()倍,测定晶粒度大小。

测定钢的本质晶粒度的方法是把钢加热到(),保温()小时,在显微镜下放大()倍,测定晶粒度大小。


相关考题:

甲、乙两种钢在100倍显微镜下测出奥氏体晶粒度分别为3级和6级,故()。 A、甲钢为本质细晶粒钢,乙钢为本质粗晶粒钢B、甲钢为本质粗晶粒钢,乙钢为本质细晶粒钢C、不能判定D、甲钢为本质细晶粒钢,乙钢为本质细晶粒钢

测定钢的本质晶粒度的方法是把钢加热到(),保温3h~8h,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时,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测定晶粒度大小。A.930℃±10℃B.860℃C.Ac3+20℃D.840±10℃

钢的本质晶粒度是表示钢材晶粒大小的尺寸。()

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何谓钢的实际晶粒度和本质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

当钢试样加热到930±10℃,保温3-8小时,如果所得到的奥氏体尽力已经明显长大,晶粒度为()级,则此钢为本质粗晶粒度钢A、1-4B、1-5C、5-8D、6-8

本质细晶钢是指在任何加热条件下均不会粗化的钢。

钢在具体的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A、起始晶粒度B、实际晶粒度C、理论晶粒度D、本质晶粒度

用比较法测定晶粒度时,应在()倍的显微镜下观察。A、100³B、200³C、500

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速度。

测定钢的本质晶粒度的方法是把钢加热到(),保温3h~8h,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时,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测定晶粒度大小。A、930℃±10℃B、860℃C、Ac3+20℃D、840±10℃

当钢在高温下,在强烈的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渗透到钢的杂质集中的晶粒边界,使晶界开始氧化和部分熔化,形成脆壳,严重破坏了晶间结合,这种缺陷称为()A、过热B、过烧C、热脆

本质晶粒度是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例如930℃正负10℃和保温足够的时间(6h)所具有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它表示刚的奥氏体晶粒在规定温度下长大倾向性。

本质晶粒度的实质是表示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A、速度B、时间C、倾向D、极限

对粗晶有序组织的合金钢加热到高于Ac3,可能导致奥氏体晶粒与钢的原始晶粒具有相同的形状,大小和取向,这种现象称为钢的()。

钢的晶粒度越大,则晶界开裂所需的应力(),也就越容易形成再热裂纹。A、越大B、增大C、越小D、减小

高强钢的晶粒度越大,则晶界开裂所需的应力(),也就越容易形成再热裂纹。A、越大B、较大C、越小D、不变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举出三种显示方法,说明各适用于什么钢种的测定?晶粒度的评定方法有哪几种?

()钢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内部组织会发生转变,把钢的组织发生转变的温度称为。A、始锻温度B、共晶温度C、临界点D、再结晶温度

钢的实际晶粒大小往往比本质晶粒度要大。

单选题钢的()直接影响钢的性能。A实际晶粒度B起始晶粒度C本质晶粒度

判断题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A对B错

问答题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1150℃,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氏体晶粒度为3级,乙钢为6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判断题钢的实际晶粒大小往往比本质晶粒度要大。A对B错

问答题什么是钢的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和钢的奥氏体实际晶粒度?

问答题何谓钢的本质晶粒度?钢加热时为获得细小奥氏体晶粒应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