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CPU,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制造技术,结束了我国计算机无“芯”的历史
()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CPU,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制造技术,结束了我国计算机无“芯”的历史
相关考题:
1980年3月9日,原国家标准总局颁布了(28)起草的我国第一个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2312-80)。A.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B.中文信息学会C.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D.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心磁场高达32.35特斯拉(T)的全超导磁体,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的32.0特斯拉超导磁体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高场内插磁体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A.薛澜B.王秋良C.施路平D.王训
2002年9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新闻,宣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研制成功,中国信息产业“无芯”时代宣告结束。A、龙芯1号B、龙芯2号C、龙芯2E
1973年,中国科学院致函国防工业办公室,提出要求将原属于中国科学院、现为第十、第十四、第十九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所(厂)划回科学院。1975年,经批准一些研究所划回科学院,其中包括()。 ①计算技术研究所 ②光电技术研究所 ③半导体研究所 ④电子学研究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科学院所属6个研究所派出人员到达试验场地,协同完成首次核爆炸的测量任务。此外,还调动20多个研究所投入工作,承担()等多方面的科研协作任务。 ①铀分离 ②反应堆 ③核燃料冶金 ④核爆炸试验技术及测试仪器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时期,中国科学院进行了科技布局调整,以进一步提升和凝练创新目标,新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该院由原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整合而成。A、数学力学所B、应用数学研究所C、计算技术所D、研究生院数学系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门的逐渐敞开,中国科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派出一批批留学生,让他们融入世界科学前沿。其中,()成为“文革”后中国内地留学生中第一位留学西方获得博士学位者。A、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B、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功巧C、高能物理研究所马中骐D、计算技术研究所冯玉琳
1984年,经李政道建议,邓小平指示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进行博士后试点。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率先试行。A、理论物理所和高能物理所B、化学所和有机化学所C、地理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D、数学研究所和应用数学研究所
2002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CPU,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制造技术,结束了我国计算机无“芯”的历史。A、神州B、海芯C、龙芯D、龙腾
单选题2002年9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新闻,宣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研制成功,中国信息产业“无芯”时代宣告结束。A龙芯1号B龙芯2号C龙芯2E
单选题我国()年成立“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秘书处的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与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共同承担。A1978B1979C1980D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