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筒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允许波动±100mm。()

锅筒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允许波动±100mm。()


相关考题:

连续排污管口一般装在汽包正常水位下(2)处,以连续排出高()的锅水,从而改善锅水()。

正常运行中全部盛满水的部件是( )。A.蒸汽锅炉的上锅筒B.蒸汽锅炉的下锅筒C.热水锅炉的上锅筒D.热水锅炉的下锅筒

正常运行中全部盛满水的锅筒是()。A.蒸汽锅炉的上锅筒B.蒸汽锅炉的下锅筒C.热水锅炉的上锅筒D.热水锅炉的下锅筒

锅炉水位计安装时做法正确的是( )。A.每台锅炉均应安装一个水位计B.水位计和锅筒之间的汽-水连接管的内径小于18mmC.水位计和锅筒之间连接管长度大于500mmD.水位计与汽包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不得装设球阀

汽包的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以下()。A、100mmB、50mmC、229mm

正常运行中全部盛满水的锅筒是()。A、蒸汽锅炉的上锅筒B、蒸汽锅炉的下锅筒C、热水锅炉的上锅筒D、热水锅炉的下锅筒

锅筒正常水位零线规定在()处。A、锅筒中心线下100-180mmB、锅筒中心线上100-180mmC、锅筒中心线0mmD、任意的合适位置

锅炉正常运行时,锅筒水位波动范围()。A、±50mmB、±0mmC、±100mmD、±200mm

锅炉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mm处。A、以上150B、以下150C、以上50D、以下50

为防止锅筒内发生水击,应保证()。A、锅水高于进水分配管B、锅水低于进水分配管C、锅水和进水分配管平行D、系统压力正常

卧式锅壳锅炉的锅筒纵向中心线()于地面。

汽包水容量为(),汽包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下(),汽包外径(),汽包中心线标高()。

锅筒内部采用环形夹层结构,将锅筒内有欠焓的炉水及省煤器的补给水与锅筒内壁隔开,避免与温度较高的锅筒内壁直接接触,降低了汽包壁温差和热应力,减少锅炉启停时的()。

汽包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下()处,汽包额定工作压力为()。

连续排污管口一般装在汽包正常水位以上200~300mm处,以连续排出高浓度的锅水,从而改善锅水品质。

连续排污管口一般装在汽包正常水位下()处,以连续排出高浓度的锅水,从而改善锅水品质。A、50~100mm;B、100~150mm;C、200~300mm;D、400~500mm。

汽包液位过高,容易造成SS带水,汽包液位过低易造成干锅。

汽包正常水位()以下锅水浓度最大。A、10~20mmB、50~60mmC、30~40mmD、100mm

火管锅炉锅筒上裂纹总长超过每节锅筒长度的60%时,允许补焊。

锅炉进行干燥保养时,应在()中放置干燥剂。A、炉膛和联箱B、锅筒和联箱C、联箱和汽包D、汽包和炉膛

水位表安装时应保证()A、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水位表,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B、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水位表C、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

锅炉正常运行时,汽包水位在±50mm范围内波动,汽包水位高低报警应可靠,并定期做高;低水位报警试验。

锅炉正常运行时,汽包水位在()范围内波动,锅炉水位以()为准。

SG1025/18.3—M316型锅炉汽包和水冷壁水容器为()m3,汽包中心标高为()m,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下()mm。

连续排污管口一般装在汽包正常水位下()处,以连续排出高()的锅水,从而改善锅水()。

汽包正常水位在中心线:()A、下50mm处B、下100mm处C、下150mm处D、上50mm处

单选题水位表安装时应保证()A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水位表,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B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水位表C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