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后的錾子进行淬火时,头部加热到暗橘红色后,首次吃水时深度为()mm。A、1~3B、4~6C、7~9D、10~12

锻造后的錾子进行淬火时,头部加热到暗橘红色后,首次吃水时深度为()mm。

  • A、1~3
  • B、4~6
  • C、7~9
  • D、10~12

相关考题:

在选择()时,要保证毛坯温度均匀颁布,在考虑锻造温度时,要考虑到毛坯与工模具接触过程中的温降,要对模具进行预热。 A、加热方式B、加热温度C、加热速度D、锻造温度

鏨子经过锻造、初磨后,刃口经热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硬度和韧性。錾子的热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两个过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钳工錾子淬火一般用乙炔焰加热到暗樱桃红颜色,温度为()。A.550℃-580℃B.650℃-680℃C.750℃-780℃D.850℃-880℃

当錾子的材料为T7型和T8型钢时,可把錾子切削部分约20mm长的一端,在加热炉内加热到()后迅速取出,并垂直地把錾子放入冷水内冷却即完成淬火。A750~780℃B650~750℃C600~650℃D550~600℃

钢件经锻造及重新加热淬火后发现裂纹,金相检验如何区分该裂纹是锻造裂纹还是淬火裂纹?

錾子淬火后切不可回火。

使用錾子(凿子)时,錾子头部呈蘑菇状时,应用砂轮磨掉后再使用,否则锤击时碎片易伤人。

两把用T12A钢制造的车刀,分别加热到780℃和900℃淬火, 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含碳量高?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未溶碳化物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錾子刃部淬火后,可利用上部热量进行余热回火。錾尖呈()色时,将錾子放入冷水中冷却最适宜。A、黄B、蓝C、灰

当錾子的材料为T7型和T8型钢时,可把錾子切削部分约20mm长的一端,在加热炉内加热到()后迅速取出,并垂直地把錾子放入冷水内冷却即完成淬火。A、750~780℃B、650~750℃C、600~650℃D、550~600℃

锻造时,金属允许加热到的最高温度称(),停止锻造的温度称()。

淬火时,先将加热经保温后的钢件放入水中急冷,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放入油中冷却,这种方法称为()。A、单介质淬火B、淬火C、双介质淬火D、分级淬火

鏨子经过锻造、初磨后,刃口经热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硬度和韧性。錾子的热处理包括淬火和()两个过程。

钳工錾子淬火一般用乙炔焰加热到暗樱桃红颜色,温度为()。A、550℃-580℃B、650℃-680℃C、750℃-780℃D、850℃-880℃

錾子淬火后的回火温度如何观察?

高速钢锭经锻造退火后的组织为(),淬火后的组织为(),淬火后再经多次回火后的组织为()。

錾子在淬火时錾头的加热温度是()(樱红色)。A、780℃B、580℃C、1050℃

錾子淬火时的加热温度为()A、680°CB、780°CC、960°CD、1050°C

将錾子的斜面磨光,其它部分均粗磨合适后就可进行淬火了。()

錾子淬火时,须整支加热淬硬。

錾子以钢料锻制成形后,其热处理的程序为()。A、回火,退火B、淬火,回火C、淬火,退火D、回火,淬火

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不超过727摄氏度进行保温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A、退火B、正火C、再淬火D、回火

錾子淬火后,在砂轮上磨削刃部时,必须时常浸水,否则会因摩擦生热而退火

刮刀淬火时,把刮刀头部放在炉火中加热到()。A、380~400℃B、480~600℃C、580~780℃D、780~800℃

判断题使用錾子(凿子)时,錾子头部呈蘑菇状时,应用砂轮磨掉后再使用,否则锤击时碎片易伤人。A对B错

单选题錾子淬火时的加热温度为()A680°CB780°CC960°CD1050°C

单选题錾子在淬火时錾头的加热温度是()(樱红色)。A780℃B580℃C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