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说过,“宁波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比香港大十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中,没有一所大学。所以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希望得到邓主任的支持。”
包玉刚说过,“宁波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比香港大十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中,没有一所大学。所以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希望得到邓主任的支持。”
相关考题:
今年,11名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这与内地高校追逐高分考生、为招收到“状元”而津津乐道、各地大捧高考“状元”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举引来轩然大波,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笔者认为,香港大学招生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至于是否最优抑或是否适合内地情形,那就是见仁见智了。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A. 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不是挑选学生的最佳标准B. 香港大学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媒体不应过多批评C. 香港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并不与内地现有情形相符D. 香港大学不录取“状元”的原因是他们不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
港、澳、台的“宁波帮”举世闻名,他们中不乏工商巨头和世界级的名流,如“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诚,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安子介,“影视大王”(),“棉纱大王”陈廷骅,“毛纺大王”曹光彪,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李达三,香港远东发展集团创办人邱德根,台湾“水泥大王”张敏钰。A、邵逸夫B、包玉刚C、曹光彪D、黄庆苗
是谁在宁波和香港两为发展甬港两地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为香港和海外宁波籍人士回乡旅游、探亲、观光,支持家乡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海内外人士称颂为“联结海外同胞之纽带,宁波对外开放之桥梁”?()A、王宽诚B、包玉书C、包玉刚D、陈月莉
在包玉刚先生开始积极为成立宁波大学董事会筹划、奔波之际,就在刚刚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之后不久,(),包玉刚先生在香港寓所溘然长逝。A、1991年9月23日B、1992年8月23日C、1992年9月23日D、1991年8月23日
20世纪60年代之前,香港并非繁华之地,它的腾飞,宁波帮功不可没。以1967年宁波旅港同乡会成立为标志,众多宁波人开始在香港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并迅速在各个工商领域施展才华,占据“首领”地位。比如厉树雄、陈廷骅、()等在纺织业,包玉刚、董浩云等在航运业等等。A、曹光彪B、包玉刚C、张敏钰D、厉树雄
1984年的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了谷牧同志对宁波工作的汇报。小平说:宁波的事情好办点,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香港,中国另一颗“东方明珠”,同样流溢着“宁波帮”熠熠光彩。从()提出经济发展理论,到包玉刚建立“海上王国”,从邵逸夫成为“影业巨子”到陈延骅成为“棉纱大王”,宁波又是与香港腾飞紧密相连的一个名字。A、安子介B、王宽诚C、李嘉诚D、包兆龙
1984年12月19日,包玉刚与宁波市长签署了出资创办宁波大学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