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A、1年B、2年C、3年D、永久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

  • A、1年
  • B、2年
  • C、3年
  • D、永久

相关考题:

传染病报告卡由()的人员负责填写。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 录保存()年。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规定,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多久( )。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A.一年B.三年C.五年D.十年

《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年A、10B、5C、3D、2

当发现传染病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A、应重新填写一张传染病报告卡B、应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C、打电话告知单位领导D、等上级部门批复E、只能等待处罚

传染病报告卡的初级审核由()单位完成;A、医疗机构B、县/区级疾控中心C、市级疾控中心D、省级疾控中心

传染病患者由疑似病例诊断为()或()等情况下,要作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

在报告信息审核评价指标中未及时审核卡指的是()A、指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省市审核时间与报告卡生成日期之差大于1小时的报告卡B、指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省市审核时间与报告卡生成日期之差大于2小时的报告卡C、乙丙类传染病县区审核时间与报告卡生成时间之差大于12小时的报告卡D、乙丙类传染病县区审核时间与报告卡生成时间之差大于24小时的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录入单位保留3年

《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单位至少保留()A、1年B、2年C、3年D、4年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保留的时限是()A、至少保留三个月B、至少保留六个月C、至少保留一年D、至少保留二年E、至少保留三年

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率B、传染病报告卡的准确率C、传染病报告卡报出及时率D、传染病报告卡的合格率

《传染病报告卡》中报告单位指()A、病人工作单位B、病人发病单位C、代报单位D、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

在报告及时性评价指标中未及时报告卡指的是()A、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24小时的报告卡B、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12小时的报告卡C、指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4小时D、指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2小时

在传染病由()诊断为()或()等情况下,要作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

《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A、1年B、2年C、3年

单选题《传染病报告卡》中报告单位指()A病人工作单位B病人发病单位C代报单位D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

单选题《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A1年B2年C3年

多选题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A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B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C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或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D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

单选题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几年()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单选题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多少年?()A1B2C3D4

判断题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录入单位保留3年A对B错

单选题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之间通过()进行关联。A传染病报告卡B患者姓名C报告卡编号D报告单位

填空题在传染病由()诊断为()或()等情况下,要作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