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判定为电源引入装置的失爆.一般电源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A、外壳严重变形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E、密封圈老化、变形F、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嗽叭嘴明显晃动

某矿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判定为电源引入装置的失爆.一般电源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

  • A、外壳严重变形
  • 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
  • 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 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
  • E、密封圈老化、变形
  • F、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嗽叭嘴明显晃动

相关考题:

某矿三采区1122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后,立即从中央变电所切断该采区的电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若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可以定为( )。A.完好B.合格C.失爆

电源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若( )电气联锁装置,可以定为失爆。A.有B.没有C.有与无

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可以颠倒使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矿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判定为电源引入装置的失爆。一般电源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A.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B.密封圈老化、变形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lmmE.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F.喇叭嘴明显晃动G.外壳严重变形

电源电压低于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若( )电气联锁装置,可以定为失爆。A、有B、没有C、有与无

某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经事故调查,瓦斯积聚原因为与采空区隔离煤柱出现多个孔洞;火源为正在检修的电磁启动器,电钳工打开了接线盒盖板,煤及矸石落人,产生火花。该事故表明,在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是()。A.甩掉保护装置B.带电检修设备C.对失爆电器送电D.检修前没有检查瓦斯

高压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浇铸固化密封式时,填料的填充深度须大于电缆引入孔径的()倍(最小为40mm),否则为失爆。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否则为失爆。A、1B、1.5C、2D、3

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圈内径超过电缆的外径1mm为失爆。

隔爆设备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超过()为失爆。A、1mmB、1.5mmC、0.8mmD、2.0mm

没有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分别用密封圈和挡圈、金属挡板依次装入压紧,否则为失爆。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若加装金属圈时应装在密封圈外面,否则为失爆。

未经供电企业同意,擅自引入电源或将备用电源和其他电源私自并网的,除当即拆除接线外,应承担其引入电源或并网电源容量500元/kw或500元/kvA的违约使用电费。

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出;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发生聚积,立即处理;杜绝()A、各种电器失爆B、明火C、各种引爆火源

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若()电气联锁装置,可以定为失爆。A、有B、没有C、有与无

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若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可以定为()。A、完好B、合格C、失爆

某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经事故调查,瓦斯积聚原因为与采空区隔离煤柱出现多个孔洞;火源为正在检修的电磁启动器,电钳工打开了接线盒盖板,煤及矸石落入,产生火花。该事故表明,在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是()A、带电检修设备B、对失爆电器送电C、检修前没有检查瓦斯D、甩掉保护装置

隔爆插接装置电源电压高于1140V,缺少电气联锁装置的不算失爆。

某矿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判定为电源引人装置的失爆。一般电源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A、外壳严重变形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E、密封圈老化、变形F、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喇叭嘴明显晃动

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的铅皮上,否则为()A、失爆B、不完好C、完好D、不失爆

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可以颠倒使用()

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以上,否则为失爆。()

起重机的电源引入装置分为()三类。

输入电源引入电源屏的方式为先经过UPS再引入电源屏输入端子。

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可不经抗干扰处理。

发码环线用电源应按()供电,保证不间断供电;电源引入应设置()装置。

填空题发码环线用电源应按()供电,保证不间断供电;电源引入应设置()装置。

单选题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出;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发生聚积,立即处理;杜绝()A各种电器失爆B明火C各种引爆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