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查煤样保存在防潮密封的容器中,煤样保存期为()。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备查煤样保存在防潮密封的容器中,煤样保存期为()。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4个月

相关考题:

直接在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煤层中采取的煤样叫做()。A.煤层煤样B.分层煤样C.矿井煤样D.入选煤样

按规定在采掘工作面、探巷或坑道中由一个煤层采取的煤样为()。A.商品煤样B.煤层煤样C.分层煤样D.可采煤样

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用于确定供给用户煤炭的平均性质为()。A.商品煤样B.煤层煤样C.分层煤样D.可采煤样

对于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该煤样的煤 “冲洗”机器内部,弃除“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煤样制备之前、制备之后以及制备过程中的任何中间阶段都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放在()A通风处B干燥处C阴凉处

采样时,要将采到的煤样立刻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水分损失。A对B错

对于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的煤样“冲洗”机器内部,弃除“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

煤中全水分符号为(),固定碳符号为(),煤的挥发分符号为(),一个煤样挥发分含量为27%,则该煤样属于()煤。

采样时,要将采到的煤样立刻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水分损失。

称取全水分煤样之前,应将密闭容器中的煤样充分混合至少()min。A、0.5B、2C、1D、2~3

称量煤样前应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混合至少()。A、1minB、2minC、3minD、4min

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中规定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的容器中,装样量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并准确称量,煤样制备后应尽快进行全水分测定。A、3/4B、1/2C、2/5D、3/5

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煤样制备后应尽快进行全水分测定。

褐煤在空气中最易氧化,在制样时宜在低于()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分析煤样装瓶前应达到()状态装入容器的煤样量,应不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使煤样混合均匀的方法之一是将煤样多次(3次以上)通过二分器或多容器缩分器,且每次将分开煤样合并。

当全水分煤样过湿,水分从煤中渗出来或沾到容器上时,应将容器和煤样一起进行空气干燥。

()是指每次采样以后按当日产量比例留样,下班前放入指定容器的煤样。A、当班月综合煤样B、月综合煤样C、筛分试验煤样D、浮沉试验煤样

商品煤样的制样基本顺序为:()。A、原始煤样→测定含矸率或限下率→留取全水分煤样→留取月综合煤样(浮煤减灰样)→留取存查煤样→留取分析煤样B、原始煤样→测定含矸率或限下率→留取存查煤样→留取全水分煤样→留取月综合煤样(浮煤减灰样)→留取分析煤样C、原始煤样→测定含矸率或限下率→留取全水分煤样→留取存查煤样→留取月综合煤样(浮煤减灰样)→留取分析煤样D、原始煤样→测定含矸率或限下率→留取月综合煤样(浮煤减灰样)→留取全水分煤样→留取存查煤样→留取分析煤样

为确定煤种,性质及某些特性而从煤流或煤堆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称为()。A、煤样B、分样C、子样

称取全水分煤样之前,应将密闭容器中的煤样充分混合至少多少()min。A、0.5;B、2;C、1;D、2~3。

将粒度为6mm的全水分煤样装入容器密封后,称重为500g,容器本身重150g。化验室收到此煤后,容器和试样共重495g,测定煤样水分时称取试样m为10g,干燥后失重m1为1.04g,试求装入煤样时煤的全水分。

分析煤样装入严密的容器中,煤样量占容器总容量的()。A、1B、3/4C、4/5D、无要求

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制样后到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A、1周B、半个月C、1个月D、2个月

判断题制备完毕的全水分煤样应储存在不吸水、不透气的密封容器中并准确称量()A对B错

判断题当煤样过湿,水分从煤中渗出来或沾到容器上时,应将容器和煤样一块进行空气干燥()A对B错

判断题煤样在制备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应储存在不吸水、透气的容器中()A对B错

填空题煤中全水分符号为(),固定碳符号为(),煤的挥发分符号为(),一个煤样挥发分含量为27%,则该煤样属于()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