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为()。A、Acl以下B、Acl以上C、Ac3以下D、Ac3以上30-50℃

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为()。

  • A、Acl以下
  • B、Acl以上
  • C、Ac3以下
  • D、Ac3以上30-50℃

相关考题:

不完全退火,即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进行不完全()化,细化晶粒不如完全退火好。 A、奥氏体B、马氏体C、贝氏体D、珠光体

完全退火加热温度超过Ac3,使钢的组织完全重结晶,形成细而均匀的()。 A、马氏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对亚共析钢而言,是指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过剩相铁素体也完全消失的温度)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为( )。A:去应力退火B:球化退火C:不完全退火D: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工艺是将亚共析碳钢加热到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随炉缓慢冷却到600℃以下。A、50~100℃B、30~50℃C、100~150℃D、150~200℃

低温退火的加热温度应在()。 A、Al以下B、A3以下C、Acl以下D、Arl以下

不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以上20℃-30℃,使珠光体转变成为奥氏体A、AcB、Ac1C、Ac3

根据不同的退火工艺,应把钢加热到()温度范围。A、Ac3以上B、Ac1以下C、Ac1以上D、再结晶温度以上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的范围,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操作称为()。A、完全退火B、不完全退火C、等温退火

扩散退火工艺一般是讲钢加热到()温度范围。A、Ar3以上B、Ac3以上C、Accm以上D、Arcm以上

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范围是()。A、AC3以上B、AC3以下C、AC3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A、A1以下B、A1以上C、Ac3以上D、Ac3以下

()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使其完全奥氏体化,随后随炉缓慢冷却。A、扩散退火B、球化退火C、去应力退火D、完全退火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宜选择AC3以上(30-50)℃。

计算题:35Cr钢的Ac1温度为740℃、Ac3温度为815℃,不完全退火温度高出Ac1温度30~50℃,淬火温度高出Ac3温度50℃,试确定不完全退火温度?

一大型锻坯需扩散退火,已知Ac3温度为820℃,退火温度高出Ac3温度200℃~250℃,试确定扩散退火温度?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AC3以上B、AC1与AC3之间C、AC1以下

正火是把钢加热至Ac3或Acl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冷却的一种操作。 A、空气B、风C、水D、随炉

完全退火是把亚共析钢加热到()温度,保温后缓冷的操作。A、A1B、AclC、Ac3 D、Ac3

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至()以下一定温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操作。A、Acl B、A1C、AccmD、Ac3

钢等温退火的加热温度为()。 A、A3或A1 B、Ac3或Acl C、Arl 或Ar3D、Acl 或Accm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随炉冷却到600℃以下出炉空冷,是()。A、正火B、去应力退火C、球化退化D、完全退火

把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称之为不完全退火。()

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A、低于Ac1温度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C、等于Ac3温度D、Ac3+30至50度

钢件退火的温度是加热到()。A、Ac1以上30-50℃B、Ac3以上30-50℃

单选题正火是把钢加热至Ac3或Acl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中冷却一种操作。A空气B风C水D随炉

单选题正火是把钢加热至Ac3或Acl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中冷却的一种操作。A空气B风C水D随炉

单选题等温退火是钢件加热到Ac3或Acl以上,是为了使内部组织()A铁素体化B不完全奥氏体C完全奥氏体D奥氏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