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把钢加热使之全部为奥氏体,保温后快速冷却至珠光体转变温度,等温停留一段时间使奥氏体完全转变为珠光体后再空冷至室温,这种操作称为()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等温退火D正火

单选题
把钢加热使之全部为奥氏体,保温后快速冷却至珠光体转变温度,等温停留一段时间使奥氏体完全转变为珠光体后再空冷至室温,这种操作称为()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

等温退火

D

正火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在( )温度范围发生珠光体转变。A.A1~550℃B.550~Ms

不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以上20℃-30℃,使珠光体转变成为奥氏体A.AcB.Ac1C.Ac3

如果将共析钢自奥氏体相区快冷到550℃至250℃之间的温度并进行等温转变时,会得到( )组织。 A、 珠光体B、马氏体C、贝氏体D、莱氏体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对亚共析钢而言,是指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过剩相铁素体也完全消失的温度)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为( )。A:去应力退火B:球化退火C:不完全退火D:完全退火

钢只有在()状态下才能通过不同冷却方式使钢转变为不同组成,获得所需性能。A、奥氏体B、马氏体C、珠光体D、莱氏体

亚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时的组织为珠光体加一次渗碳体。()

亚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的组织为()。A、珠光体和一次渗碳体B、珠光体和铁素体C、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D、珠光体

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时的组织为珠光体加一次渗碳体。()

将钢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的工艺称为淬火工艺。()

钢在Ac1以上不同的温度进行加热时,总是要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A、保温期;B、孕育期;C、升温期;D、转变期。

不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以上20℃-30℃,使珠光体转变成为奥氏体A、AcB、Ac1C、Ac3

亚共析钢加热到Ac3点时()。A、铁素体开始自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奥氏体开始转变为珠光体D、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的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其产物为珠光体。

淬火是指将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1(对过共析钢)或加热到A3(对亚共析钢)以上30~7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而形成()组织。A、奥氏体B、珠光体C、马氏体D、铁素体

奥氏体不锈钢和珠光体耐热钢焊后重新加热至()时,脱碳层的发展最为强烈。

把钢加热使之全部为奥氏体,保温后快速冷却至珠光体转变温度,等温停留一段时间,使奥氏体完全转变为珠光体后再空冷只至室温,这种操作()。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等温退火D、正火

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很快,获得的室温组织为()A、马氏体B、贝氏体C、珠光体D、托氏体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操作()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钢加热到A3以上30°~70°或A1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的方法称为()。A、淬火B、回火C、正火D、退火

把钢加热成为奥氏体后速冷到Ms线以上等温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叫分级淬火。

把钢加热成为奥氏体后速冷到Ms线以上等温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叫等温淬火。

()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冷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组织,然后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A、完全退火B、等温退火C、正火D、淬火

单选题()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冷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组织,然后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A完全退火B等温退火C正火D淬火

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操作()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判断题把钢加热成为奥氏体后速冷到Ms线以上等温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叫等温淬火。A对B错

单选题钢加热到A3以上30°~70°或A1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的方法称为()。A淬火B回火C正火D退火

单选题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当加热温度仅超过Ac1时,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仍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该过程称为()。A完全奥氏体化过程B不完全奥氏体化过程C单相区加热D珠光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