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调价基准日期一般为()。A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28 天B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钱的第 28 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56 天D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 56 天

单选题
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调价基准日期一般为()。
A

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28 天

B

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钱的第 28 天

C

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56 天

D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 56 天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由于法律法规变化,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前28天作为基准日。A.投标截止日B.中标通知书发出C.合同签订D.招标截止日

下面关于合同价款调整中法律法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28天,非招标工程以合同签订前28天为基准日B:基准日期后,法律变化导致承包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发生“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调整”条款预定以外的增加时,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减少时,应从合同价格中予以扣减C:基准日期后,因法律变化导致工期延误时,工期应予顺延D:因法律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格和工期调整,合同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的,由建设单位按“商定或确定”条款的约定处理

下面关于合同价款调整中法律法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 28 天,非招标工程以合同签订前 28 天为基准日B.基准日期后,法律变化导致承包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发生“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调整”条款预定以外的增加时,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减少时,应从合同价格中予以扣减C.基准日期后,因法律变化导致工期延误时,工期应予顺延D.因法律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格和工期调整,合同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的,由建设单位按“商定或确定”条款的约定处理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风险,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承包人承担。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关于工期延误期间合同价款调整的特殊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A.承办人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期间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合同价款给予调整B.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期间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合同价款增加的,价款不予调整C.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期间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合同价款减少的,价款不予调整D.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期间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无论合同价款增加或减少,价款均不予调整

关于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类合同价款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有关价格的变化已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时,合同价款不予调整B.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有关价格的变化已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时,合同价款应予调整C.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有关价格的变化已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时,合同价款调整由承发包双方协调解决D.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有关价格的变化已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时,合同价款调整应由造价管理单位确定

采用FIDIC合同条件的设备工程合同,在( )后,因法律变化引起工程费用增加的,应相应调整合同价格。A.基准日期B.合同生效C.工程师通知开工D.开工日期

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天为基准日,其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并引起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可以调整合同价款。A.14B.15C.28D.30

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 )天为基准日,其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并引起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可以调整合同价款。A、14 B、15 C、28 D、30

《标准施工合同》中的通用条款规定了基准日期,关于基准日期描述正确的是( )。A.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后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B.通用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指投标截止日前第28天C.承包人以基准日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法规变化发生合同约定以外的增减时,不调整合同价款

关于基准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用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指投标截止日前第28 天B.规定基准日期的作用是划分该日后由于政策法规的变化或市场物价浮动对合同价格影响的责任C.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来源于选择日的价格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在合同履行中所需要的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时,相应调整合同价款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施工合同文本通用合同条款,关于合同价格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有()。A.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相应调整合同价款B.基准日期后,因合同履行期间市场价格浮动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相应调整合同价格C.工期12个月以上的施工合同承包人的施工成本受市场价格浮动影响时,采用公式法调整合同价款D.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来源于基准日的价格E.调整价格的方法仅适用于工程量清单中按总价支付部分的工程款

(2019年真题)关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施工合同文本通用合同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B.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C.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后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相应调整合同价款E.基准日期即为投标截止日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物价浮动合同价格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工期在24 个月以内一般没有调价条款,合同履行期间不考虑市场价格变化调整合同价款B.工期24 个月以上的施工合同,应设置调价条款C.工程量清单中总价支付同样适用于调价公式D.价格调整公式中的各可调因子、定值和变值权重,以及基本价格指数及其来源,应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

关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施工合同文本通用合同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 B: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 C: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后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 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相应调整合同价款 E:基准日期即为投标截止日

关于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实行招标的工程,一般以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42天为基准日B.基准日之前国家颁布的法规对合同价款有影晌的,应予调整C.基准日之后国家政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如已包含在物价波动调价公式中,不再予以考虑D.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期间,国家政策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

对于可调价的公路工程合同,在截止投标日期之前的( )天以后的法律法规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减,合同价可相应调整。 A、7 B、14 C、28 D、30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 天作为基准日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问题,其中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为基准日。A、40天B、30天C、28天D、14天

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调价基准日期一般为()。A、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28 天B、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钱的第 28 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56 天D、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 56 天

招标工程在投标截止日前28d为基准日,其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工程造价的,应按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单选题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问题,其中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为基准日。A40天B30天C28天D14天

单选题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调价基准日期一般为( )。A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B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56天D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56天

多选题关于物价变化时的合同价款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合同没有约定且材料、工程设备单价变化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应进行调整B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计划进度日期后续工程的价格,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低者C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计划进度日期后续工程的价格,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高者D合理调价制度的法律基础是合同风险的公平合理分担原则E物价变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有价格指数调整法和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

单选题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调价基准日期一般为()。A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28 天B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钱的第 28 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56 天D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 56 天

单选题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单选题关于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实行招标的工程,一般以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42天为基准日B基准日之前国家颁布的法规对合同价款有影响的,应予调整C基准日之后国家政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如已包含在物价波动调价公式中不再予以考虑D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期间,国家政策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