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A对B错

判断题
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有一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R=10000m,iA=+2‰,iB=-4‰,竖曲线中点里程为K24+400,试求竖曲线切线长、竖曲线长度、竖曲线始终点里程。

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应不小于()。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竖曲线是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B:可以直接使用RTK放样竖曲线C: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D:平面曲线的测设可以使用偏角法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A、1B、2C、3D、4

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

只要保证高速公路竖曲线半径不小于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就能够保证()。

平、竖曲线组合设计时,不管半径多大,平曲线都应与竖曲线重合。

设竖曲线的半径为R,竖曲线长度为L,坡度角为ω,则三者的关系为()。A、L=RωB、R=LωC、ω=LRD、R=L+ω

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30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m。

竖曲线是指线路的纵断面曲线,线路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一定数值时,应用规定半径的竖曲线连接,以保证列车平稳运行。A、等于B、小于C、大于D、不等于

毛管力曲线上的中间平缓段愈长,则孔隙组成愈均匀。

测量图提取标高对于竖曲线段的处理方法是()A、加密提取竖曲线段各点标高B、提取竖曲线起点、中点、终点处标高C、提取竖曲线半径D、提取竖曲线交点标高

同一等级道路的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小于凸形竖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

在纵断面上进行竖曲线设计时,理解正确的是()A、确定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B、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的指标是不同的C、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竖曲线指标是不同的D、凸形和凹形竖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是一致的E、在竖曲线部分:2T-L=0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8%,竖曲线半径R为3000m,则竖曲线的外距E为()。

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决定主要考虑()。A、凸形竖曲线是考虑缓冲要求B、凹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C、凸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D、凸形竖曲线是考虑夜间行车要求

对于线形组合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应包含在平曲线之内B、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应稍长于平曲线C、应选择较大的合成坡度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凹凸E、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在纵断面设计中,凸形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指标相同的是()。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转坡角D、竖曲线最小长度

多选题关于竖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C竖曲线长度应达到竖曲线最小长度规定D竖曲线半径应达到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规定

单选题为保持行车视距,同等级道路的()。A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小B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大C凸形竖曲线半径与凹形竖曲线半径应相同D凹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凸形竖曲线半径大

单选题竖曲线是指线路的纵断面曲线,线路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一定数值时,应用规定半径的竖曲线连接,以保证列车平稳运行。A等于B小于C大于D不等于

单选题以下平纵组合中,合理的组合是哪个选项?(  )A较大半径的竖曲线与平面较长直线组合B长的平曲线内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C将凹形竖曲线底部或凸形竖曲线顶部与反向平曲线拐点对应重合D长的竖曲线内设置半径小的平曲线

判断题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A对B错

单选题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A1B2C3D4

填空题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30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