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水库水样采集地点选择的原则是:在距坝上游面()米左右的横断面上,选取()3条垂线;每条垂线一般布置在水库表面以下0.2~0.5米处、水深中间和库底附近等三处取样点。

填空题
水库水样采集地点选择的原则是:在距坝上游面()米左右的横断面上,选取()3条垂线;每条垂线一般布置在水库表面以下0.2~0.5米处、水深中间和库底附近等三处取样点。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河流水质采样,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原则正确的是()。 A.评价三级小河时,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 B.水深不足2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 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C.水深为1~5m,只在水面下0. 5m处取一个样 D.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在水面下0. 5m处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某拟建项目排污口位于特大河南岸。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在取样断面上布设取样垂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有明显水流处)布设B.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处布设C.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两条取样垂线D.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5m。 A.0.2 B.0.5 C.0.8 D.1

某项目排污口位于特大河南岸。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在取样断面上布设取样垂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各距岸边1/3 水面处(有明显水流)布设B.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O.5m 井有明显水流处布设C.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O.5m 井有明显水流处,各设2 条取样垂线D.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O.5m 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1 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与南岸之间等问距布设2 条取样垂线

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包括()。A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B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C无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取一个样D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河流水质监测采样需要根据河流的特征在取样断面上布设不同的垂线进行取样,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C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D特大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A0.6mB0.2mC0.5mD0.3m

垂线选点法先测量垂线水深,在水深范围抽样布置()。测量各点的流速;测量各点的含沙量,或采取含沙水(沙)样到泥沙实验室测定含沙量。A、测点B、垂线C、锚位D、标牌

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选择代表性垂线时,3条垂线的选择一般是,一条垂线在断面中泓处,为水深最深垂线,另两条按最深垂线水深的()和()倍水深选择。A、0.2,0.5B、0.3,0.5C、0.2,0.6D、0.3,0.6

水库水样采集地点选择的原则是:在距坝上游面()米左右的横断面上,选取()3条垂线;每条垂线一般布置在水库表面以下0.2~0.5米处、水深中间和库底附近等三处取样点。

较严格的流量与悬移质泥沙(),一般是在河流设定断面,根据当时观察或经验估计的水深、流速和含沙量的分布情况,布置若干测验“垂线”测量其水深,在垂线水深范围安排数个“测点”测量各点的流速和含沙量(或采取含沙浑水水样送实验室测定含沙量)。A、一般测验B、单次测验C、年度测验D、安排测验

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确定测点时,一般在每条测速垂线上取2~3个测点,确定测点的具体原则包括()A、取两个测点,位置一般在相对水深0.2、0.8处B、取3个测点,位置为相对水深0.2、0.6、0.8处C、特殊情况下,仅在水面一点处开展试验D、特殊情况下,仅在相对水深0.6一点处开展试验

水库水温测点垂直分布,当水库深度较小时,至少应在正常蓄水位以下20cm处、()及库底各设一个测点。A、1/2水深处B、1/3水深处C、2/3水深处D、3/4水深处

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选择代表性垂线时,3条垂线的选择一般是,一条垂线在断面中泓处,为水深最深垂线,另两条按最深垂线水深的()倍水深选择。A、0.2,0.5B、0.3,0.5C、0.2,0.6D、0.3,0.6

下面关于取样断面取样垂线的确定,()是正确的说法。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对于大河中河,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C、大河和中河根据河宽的不同,取样垂线的条数不同D、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取样垂线数适当增加

湖泊、水库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布设应符合()。A、大、中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B、大、中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要考虑温度分层现象。C、小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在水面下0.5m但距底不小于0.5m处设置一取样点。D、小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大等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个取样点

河流水质采样,下列不属于垂线上取样点确定原则的是()。A、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在水面下0.5m处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B、水深为1~5m,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C、水深不足l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5mD、评价三级小河时,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

单选题对于河流水质采样,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位置。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处取一个水样。A0.5mB0.3mC0.8mD0.7m

填空题湖泊、水库取样垂线一级评价0.5~1.5km2布设一条取样垂线,二、三级每1~2km2布设,采用的是()的方法

填空题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多选题河流水质监测采样需要根据河流的特征在取样断面上布设不同的垂线进行取样,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C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D特大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多选题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布设原则有()A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设在水面下0.5m处,但此点距底不应超过0.5rnB大中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大于10m时,先查明其水温有无分层现象,如有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C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和水深10m并距底0.5m以上处各设一个取样点D小型湖泊、水库,水深小于10m时,在水面下和距底0.5m以上处各设一+取样点

填空题可在距上游()的坝体混凝土内沿高程布置坝面温度测点,间距一般为(),死水位以下的测点间距可加大一倍。多泥沙河流的库底水温受异重流影响,该处测点间距不宜加大。该表面温度计在蓄水后可作为坝前库水温度计。

单选题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 5m。A0.2B0.5C0.8D1

多选题下面关于取样断面取样垂线的确定,()是正确的说法。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对于大河中河,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C大河和中河根据河宽的不同,取样垂线的条数不同D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取样垂线数适当增加

单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选择代表性垂线时,3条垂线的选择一般是,一条垂线在断面中泓处,为水深最深垂线,另两条按最深垂线水深的()倍水深选择。A0.2,0.5B0.3,0.5C0.2,0.6D0.3,0.6

单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选择代表性垂线时,3条垂线的选择一般是,一条垂线在断面中泓处,为水深最深垂线,另两条按最深垂线水深的()和()倍水深选择。A0.2,0.5B0.3,0.5C0.2,0.6D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