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A对B错
判断题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A
对
B
错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有关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说法正确的有()A、.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应大于1%B、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4mmC、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30mmD、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三皮砖并不应大于200mmE、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对于基础钢筋绑扎施工要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底板钢筋的弯钩应朝上B.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C.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下面D.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E.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
关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布置说法正确的是( )。A、短钢筋为分布筋,长钢筋为受力筋B、在L形拐角处,底板横向短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C、T形、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短筋应沿两个方向通长布置D、长钢筋应按计算配置,短钢筋应按构造配置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配筋图上,板底纵筋用量标注为Φ6/8@150,其意思是( )。A.6根直径为8mm的钢筋,间距150mmB.8根直径为6mm的钢筋,间距150mmC.直径6mm的钢筋与直径8mm的钢筋相间布置,相互间距150mmD.直径6mm的钢筋与直径8mm的钢筋相间布置,同直径的钢筋间距150mm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压区B、梁的箍筋主要作用是承担剪力和固定主筋位置C、梁的箍筋直径最小可采用4mmD、当梁的截面高度小于200mm时,不应设置箍筋
下列关于钢筋的布置错误的是( )。 A、钢筋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 B、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C、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下面 D、钢筋绑扎连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1.3倍的搭接长度
下列关于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要求正确的是()A.放样时应考虑骨架拉伸度B.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C.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D.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E.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垫块应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板的构造配筋,不合理的是()A、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交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B、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设置表面双向防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0%C、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10(7),其中10为楼板计算跨度D、单向板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筋,配筋不小于单位宽度受力钢筋的10%
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10.3.2,外挂墙板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竖向和水平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A、10%;6B、5%;6C、5%;5D、6%;5
关于钢筋说法正确的有()A、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B、钢筋代换原则有等强度代换和等面积代换;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代换原则为:代换前后面积相C、梁的斜截面破坏有:斜压、斜拉和剪压三种破坏形式,其中适筋梁是剪压破坏D、双向板跨中钢筋放置:短向钢筋放在长向钢筋的下面;单向板钢筋放置:受力钢筋布置短向;分布筋长向布置;板、次梁、主梁钢筋: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E、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F、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G、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H、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单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压区B梁的箍筋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和固定主筋位置C梁的箍筋直径最小可采用4mmD当梁的截面高度小于200mm时,不应设置箍筋
多选题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多选题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单选题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管线的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楼板双层配筋时,管线宜布置在楼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当楼板采用单向配筋时,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各加设一道φ4@100宽6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A1/2B1/3C1/4D1/5
判断题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A对B错
多选题按照《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有关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设计和施工时现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80mm;B当预埋线管交叉、布置集中时现浇板厚不宜小于120mm;C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楼面、现浇板屋面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D进行电气及智能等线管预埋设计时应加强各专业间的沟通协调,应避免预埋线管交叉与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多选题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4.2.3条,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说法不正确的是()。A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得采用花岗岩或大理石块,板上层钢筋的支凳间距不应大于1000mm×1000mm。B钢筋的级别、直径、位置、数量、长度、接头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C板内预埋水平线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并置于板顶层钢筋之上。D板内线管预埋宜避免交叉,确需交叉时应设接线盒。如接线盒或管线交叉不便设置接线盒位置的上方无楼板配筋,应增设直径为6mm、间距为150mm、宽度不小于5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多选题关于钢筋说法正确的有()A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B钢筋代换原则有等强度代换和等面积代换;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代换原则为:代换前后面积相C梁的斜截面破坏有:斜压、斜拉和剪压三种破坏形式,其中适筋梁是剪压破坏D双向板跨中钢筋放置:短向钢筋放在长向钢筋的下面;单向板钢筋放置:受力钢筋布置短向;分布筋长向布置;板、次梁、主梁钢筋: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E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F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G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H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填空题防治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应严格控制骨料含沙量和砂的粒径,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沙量超标的骨料拌制混凝土;现浇楼(屋)面啊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mm,厨房、厕浴等不得小于()mm。楼板配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mm,直径不应小于()mm。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