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双运动鞋,B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4台电视机或者18双运动鞋,问 (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贸易前两种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 (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求两国总的电视机与运动鞋的生产量;这一产量与各自花费天的时间生产电视机与运动鞋相比,产量是多还是少;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比4,A国向B国出口3台电视机后,求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

问答题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双运动鞋,B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4台电视机或者18双运动鞋,问 (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贸易前两种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 (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求两国总的电视机与运动鞋的生产量;这一产量与各自花费天的时间生产电视机与运动鞋相比,产量是多还是少;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比4,A国向B国出口3台电视机后,求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哪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 A.A国B.B国C.A国和B国一样D. 无法比较

若A 国使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比B 国能生产更多的商品X 那么A 国在商品的生产上是( ) A .有相对利益B .相对有利C .绝对有利D .绝对不利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是:月产量(S)=月平均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是: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当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为分析日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月产量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A.B.C.D.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电视机B、当年生产的电视机C、张山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让给他人的电视机D、某电视机厂商当年计划生产的电视机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台照相机,B国能生产6台电视机或者30台照相机。求:(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2)假定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且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3.5,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后,两国各自可消费电视机和照相机多少?

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给需求分别为A国:SA=10P DA=-20P+90 B国:SB=10P+30 DB=-20P+60⑴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⑵假设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⑶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⑷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06年世界各国GDP增长率居首位的国家是阿塞拜疆B.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8位的是美国C.2005年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29位D.2006年中国台湾省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7倍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在钻孔和切割带药的半成品时,席在专用工房内进行,且( )。A.每间工房定员10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m2 B.每间工房定员6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m2 C.每问工房定员4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D.每问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给定一国的生产函数Y=(AN)1/2K1/2,A=1,储蓄率为0.6,人口增长率为2%,折旧率为8%。 求出稳态的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消费水平。

在信息化指数体系中,信息主体水平包括( )指标。A.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B.信息装备率和信息系数C.电话机普及率、电视机普及率和每万人计算机台数D.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万人报纸期发数、每万人的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千米人口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A对B错

某电视机生产厂在甲地生产电视机电路主板和显像管,在乙地生产电视机机壳,在丙地组装成电视机,在丁地包装。请问该电视机的产地为()。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如果中国每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30码布或者10公斤小麦,而美国每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40码布或者20公斤小麦,则()A、中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没有比较优势B、美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比较优势C、美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中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双运动鞋,B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4台电视机或者18双运动鞋,问 (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贸易前两种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 (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求两国总的电视机与运动鞋的生产量;这一产量与各自花费天的时间生产电视机与运动鞋相比,产量是多还是少;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比4,A国向B国出口3台电视机后,求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

一国国际贸易在一个经济体中的重要性每增长10%,人均收入水平将上升至少5%。

某地200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40%,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50元,则()A、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加6000元B、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000元C、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8.8%D、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限制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限制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如果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大,企业和国民的税负承受能力也就越强。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报告、举报()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A、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B、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C、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单选题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A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B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C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多选题某地200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40%,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50元,则()A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加6000元B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000元C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8.8%D四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0%

判断题一国国际贸易在一个经济体中的重要性每增长10%,人均收入水平将上升至少5%。A对B错

单选题如果中国每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30码布或者10公斤小麦,而美国每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40码布或者20公斤小麦,则()A中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没有比较优势B美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比较优势C美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中国在布和小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单选题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日本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A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日本没有优势C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限制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限制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A对B错

单选题在信息化指数体系中,信息主体水平包括( )指标A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B信息装备率和信息系数C电话机普及率、电视机普及率和每万人计算机台数D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万人报纸期发数、每万人的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千米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