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元某(女)经人介绍与李某(男)见面相亲,回来后元某向父母表示。“相不中”。但是元某之母见李某家庭条件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向男方索取了电视机、VCD、衣服等财物,给元某订了婚。之后,双方家长一直催二人去领结婚证。元某不愿去领而其母一直威逼,元某无奈,只得与李某去领了结婚证。随后,元某之母又向男方索取近万元财物,作为嫁女的报酬。领了结婚证后,元某仍不同意举行婚礼,不同意与李某同居。双方家长轮流做元某的工作,元某被逼无奈,几次欲寻短见,后经人启发,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婚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元某之母的行为属于买卖婚姻,还是借婚姻索取财物?  (2)元某与李某的婚姻是否应予以维持?

问答题
元某(女)经人介绍与李某(男)见面相亲,回来后元某向父母表示。“相不中”。但是元某之母见李某家庭条件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向男方索取了电视机、VCD、衣服等财物,给元某订了婚。之后,双方家长一直催二人去领结婚证。元某不愿去领而其母一直威逼,元某无奈,只得与李某去领了结婚证。随后,元某之母又向男方索取近万元财物,作为嫁女的报酬。领了结婚证后,元某仍不同意举行婚礼,不同意与李某同居。双方家长轮流做元某的工作,元某被逼无奈,几次欲寻短见,后经人启发,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婚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元某之母的行为属于买卖婚姻,还是借婚姻索取财物?  (2)元某与李某的婚姻是否应予以维持?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李某携其父及其子小东外出旅游,因发生车祸三人当场死亡。李某之妻陈某闻讯心脏病发作死亡。李某的母亲和岳父料理完丧事之后,就李某等人的遗产发生纠纷。李某之母认为所有财产都是自己家的,要求继承全部遗产,而陈某之父则要求继承陈某的遗产,双方争执不下,诉至法院。法院受理此案后,经过调查发现,李某的父亲有个人财产6万元,李某以及其妻陈某、其子小东共有财产价值16万元,其中小东生前接受赠与1万元,则就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之母应继承14万元,陈某之父应继承8万元B.李某之母应继承11万元,陈某之父应继承11万元C.李某之母应继承10万元,陈某之父应继承12万元D.李某之母应继承6万元,陈某之父应继承16万元

18 李某为资助15岁的王某上学,与王某订立赠与合同,赠与王某10万元,并就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李某无正当理由,在交付给王某6万元后就表未不再赠与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李某应当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不可撤销B.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王某司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合同效力未定C 、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还6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D.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李某向张某借款5万元打算开旅行社,答应旅行社开业后3个月还款。李某拿到5万元后并没有去开旅行社而是用于购买家用电器,张某知道后要求李某立即还款,李某声称还款的期限是旅行社开业后3个月,现在旅行社还没有开业,还款时限未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还钱的期限未到,李某可以不还钱B.李某还钱的期限视为已到,李某应当还钱C.李某还钱的条件未成就,李某可以不还钱D.李某还钱的条件视为已成就,李某应当还钱

李某为资助15岁的王某上学,与王某订立赠与合同,赠与王某10万元,并就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李某无正当理由,在交付给王某6万元后就表示不再赠与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李某应当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不可撤销B.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王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合同效力未定C.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还6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D.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王某为从事贸易的个体户,李某与王某约定,由王某为李某代销18方砚台。李某贾求代销的最低总价款为人民币31400元,王某以总价款的20%收取手续费,另扣除总价款的17%作为代为李某缴纳的增值税 协议签订后,王某当即给付 1万元,余额9782元议定以后再付。至约定的时间,李某向王某索要欠款,王某称,18方砚台的成交价只有25力元,扣除约定的手续费和税款,只能付给李某5750元。王某向李某出具了他与购买人订立的销售合同。李某认为 王某无权改变代销的指示,要求王某支付欠款9782元 为此,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支付9782元张某是否应该归还甲进出口公司的剩余费用?为什么?

李某,女,25岁,王某,男,23岁,李某和王某是好朋友。李某平时爱慕虚荣,但是家境一般,深感手头拮据。2010年4月1日,李某因手头紧,想去某棋牌室赌一把碰碰运气,结果果然赢了被害人朱某(女,24岁)5000元人民币。朱某说自己手头也紧,暂时没那么多钱,承诺过几天筹到钱就还李某所欠赌债,李某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过后,李某多次找朱某索债,但是朱某一直借故推脱。李某找到王某,商议如何向朱某讨回赌债。王某建议,将朱某弄至王某所租的出租屋内,逼其还钱。于是,李某出面,于2010年5月1日将朱某约至王某的出租屋内,索要所欠赌债。朱某说手中没钱,李某说:“没钱你就别想走,可以打电话让你父母借。”朱某拒绝并欲离开,被王某制伏,关在出租屋内。2010年5月2日,王某趁李某出去吃饭之机,不顾朱某反抗,强行和朱某发生了性关系,李某吃饭回来后得知此事,严厉训斥了王某。2010年5月3日,朱某借口给父母打电话让父母筹钱,趁机让父母报警。朱某的父亲报警后,2010年5月3日晚警察将朱某救出,并将李某和王某抓获。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李某向张某借款5万元用于开旅行社,答应旅行社开业后3个月还款,张某同意。李某拿到5万元后并没有去开旅行社而是用于购买家用电器,张某知道后要求李某立即还款,李某声称还款的期限是旅行社开业后3个月,现在旅行社还没有开业自己没有还钱义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还钱的期限未到,李某可以不还钱B.李某还钱的期限视为已到,李某应当还钱C.李某还钱的条件未成就,李某可以不还钱D.李某还钱的条件视为已成就,李某应当还钱

2012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2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万元,张某未给。2015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1万元。2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1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判决李某归还张某1万元B:驳回张某的起诉C:调解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D:判决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李某为资助13岁的孙某继续上学,与孙某父母订立无条件资助赠与合同,赠与6000元,每学年2000元,并办理了公证,李某交付2000元后以孙某成绩不佳为由不再履行赠与义务。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李某应继续给付,因为该赠与合同不可撤销B、李某可不再给付,因为孙某成绩不佳C、李某可要求返还已赠的2000元,因孙某成绩不佳D、李某可不再给付,因为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1988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摩托车出卖得款2000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000元,张某未给。1992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追索,张给了1000元。2月,张向法院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起诉李某,要求李返还1000元,法院应判决张某胜诉。

元某(女)经人介绍与李某(男)见面相亲,回来后元某向父母表示“相不中”。但是元某之母见李某家条件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向男方索取了电视机、VCD、衣料等财物,给女儿订了婚。之后,双方家长一直催二人去领结婚证。元某不愿去领而其母一直威逼,元某无奈,只得与李某去领了结婚证。随后,元某之母又向男方索取近万元财物,作为嫁女的报酬。领了结婚证后,元某仍不同意举行婚礼,不同意与李某同居。双方家长轮流做元某的工作,元某被逼无奈,几次欲寻短见,后经人启发,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婚姻。元某与李某的婚姻是否应予以维持?

元某(女)经人介绍与李某(男)见面相亲,回来后元某向父母表示“相不中”。但是元某之母见李某家条件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向男方索取了电视机、VCD、衣料等财物,给女儿订了婚。之后,双方家长一直催二人去领结婚证。元某不愿去领而其母一直威逼,元某无奈,只得与李某去领了结婚证。随后,元某之母又向男方索取近万元财物,作为嫁女的报酬。领了结婚证后,元某仍不同意举行婚礼,不同意与李某同居。双方家长轮流做元某的工作,元某被逼无奈,几次欲寻短见,后经人启发,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婚姻。元某之母的行为属于买卖婚姻,还是借婚姻索取财物?

张某将其贩卖的一包200克毒品和抢来的5千元人民币交给其朋友李某保管,李某得知真相后开始不愿意。张某就答应给其报酬,李某就收下毒品和5千元藏了起来。李某的行为构成()A、窝藏赃物罪B、窝藏毒品罪C、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D、非法持有毒品罪

某日,大学生李某在宿舍上网与表姐(目前在国外)QQ聊天,表姐和李某寒暄后就在QQ上对李某说她有个朋友是福建人,在常州出了车祸没钱治疗,现急需用钱,而这个朋友父母汇的钱要过两天才能到,让李某考虑一下能不能先拿点钱给这个朋友看病,等他父母的钱汇来后再还给李某。李某认为既然表姐开口,就爽快答应,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在QQ上重新发给了表姐。过了一会儿,有个显示是福建的电话号码打到李某手机上,电话中的男子说他要借用1500元,还通过短信发给李某一个账号,李某以为是表姐的朋友就没多怀疑,马上就到学校内的建行ATM机向那个账号汇了1500元。后来那个男的又发短信给李某说能不能再借1000元,李某说身上只有500元,对方说500元也行的,李某就再次到建行ATM机向同一个账号汇了500元现金。晚上李某把借钱的事说给宿舍里的同学听,同学都认为他可能被骗了。李某急忙打电话给表姐确认有无借钱的事,表姐明确表示没有。李某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2000元。本案中,避免李某上当受骗的最好办法是()A、李某在汇款前,与表姐通一个电话,确认后再汇钱B、电话了解一下住在哪个医院,去病房确认后再借钱C、就说自己没钱,宁愿得罪表姐,也不借钱给别人D、汇款之前,把借钱之事跟同学唠一唠,也许就会有人出来提醒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王某与李某在该买卖活动中存在什么法律关系?()A、居间合同关系B、代理关系C、其他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李某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李某与寄售商店之间是什么合同法律关系?()A、行纪合同关系B、代理关系C、其他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300元的差价应当由谁承担?()A、李某B、王某C、王某弟弟D、寄售商店

2008年初建宇房产开发公司开发盛泰房地产项目,在项目开工仪式上,陈某邀请了房产局局长李某(中共党员)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并送给李某等人1千元的红包,李某将1千元红包用于补贴家用。之后,该公司经理陈某请李某帮忙关照,很快办好了相关的房产销售审批手续,2008年中秋节陈某为表示感谢送5万元给李某,李某说:“我是公职人员不能收,但我有个舅舅在农村比较困难,你实在要给你就资助他吧。”陈某就按照李某讲的把5万元送给了其舅舅。2009年春节陈某到李某家中拜年送给其妻2万元,几个月后,李某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看到老区条件很艰苦,很受教育,回来后就将陈某送给其妻的2万元捐给老区的学校。后检察院在调查陈某案件时掌握了李某的有关问题,李某主动到纪委交代了上述事实。 问:(1)李某开工仪式收受1千元是什么行为? (2)李某让陈某送给其舅舅5万元是什么行为? (3)李某收受陈某2万元并将其捐给学校应如何处理?

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B、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C、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D、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甲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张某与李某提供了保证,张某、李某与甲公司约定,张某对4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李某对6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清偿借款,而李某并无代偿能力。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银行只能要求张某承担40万元的保证责任B、银行无权要求李某承担保证责任C、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只能向甲公司追偿D、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有权向李某追偿60万元

李某向张某借款1000元,李某以母牛作抵押,母牛价值1200元。李某到期未还款,法院依法扣押了母牛,扣押期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李某是小牛的所有权人B、张某是小牛的所有权人C、为实现抵押权,依法将母牛、小牛变卖,价款分别为800元、300元,则张某只能就1000元优先受偿,剩余的100元归李某D、为实现抵押权,依法将母牛、小牛变卖,价款分别为600元、200元,则不足的200元张某不能向李某追偿

单选题某单位领导李某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张某找到李某,出价20万元,李某拒绝。张某对李某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李某遂以20万元将该房卖与张某。李某与张某订立该合同的行为属于()A欺诈行为B胁迫行为C乘人之危的行为D重大误解的行为

单选题甲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张某与李某提供了保证,张某、李某与甲公司约定,张某对4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李某对6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清偿借款,而李某并无代偿能力。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银行只能要求张某承担40万元的保证责任B银行无权要求李某承担保证责任C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只能向甲公司追偿D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有权向李某追偿60万元

判断题李某在国家机关任职,孙某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李某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李某答应给孙某办事,但因故未成。孙某见事未成,要求李某退还好处费,李某拒不退还,并威胁孙某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其行贿。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A对B错

单选题李某为资助15岁的王某上学,与王某订立赠与合同,赠与王某10万元,并就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李某无正当理由,在交付给王某6万元后就表示不再赠与了。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李某应当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不可任意撤销B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王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合同效力未定C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还6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任意撤销D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任意撤销

判断题1988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摩托车出卖得款2000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000元,张某未给。1992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追索,张给了1000元。2月,张向法院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起诉李某,要求李返还1000元,法院应判决张某胜诉。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