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块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插入一块波片,发现波长为589 nm的单色自然光通过P1、波片和P2后有光射出,但当P2顺时针旋转30度后,将没有光从P2射出。则:此波片是 。A.1/4波片B.1/3波片C.1/2波片D.全波片

在二块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插入一块波片,发现波长为589 nm的单色自然光通过P1、波片和P2后有光射出,但当P2顺时针旋转30度后,将没有光从P2射出。则:此波片是 。

A.1/4波片

B.1/3波片

C.1/2波片

D.全波片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写出下列程序的执行结果。 swap(p1,p2) int*p1,*p2; {int p; p=*p1;*p1=*p2;*p2=p; } main() {int a,b,*p1,*p2; scanf("%d%d",a,B); p1=a;p2=b; if(a<B)swap(p1,p2); printf("\na=%d,b=%d\n",a,B); } 若a=7,b=8,则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在两个正交尼科耳棱镜N1和N2之间垂直插入一块波片,发现N2后面有光射出,但当N2绕入射光向顺时针转过20°后, N2的视场全暗,此时,把波片也绕入射光顺时针转过20°N2的视场又亮了。问(1)这是什么性质的波片: (2)N2要转过多大的角度才能使N2的视场又变为全暗。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块光轴平行于表面的方解石波片上,光的振动面和波片的主截面成30°角。求: (1) 透射出来的寻常光和非常光的相对强度为多少? (2) 用钠光入射时如要产生90°的相位差,波片的厚度应为多少? (λ= 589nm)

(1)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个表面和光轴平行的波片,透射出来后,原来在波片中的寻常光及非常光产生了大小为π的相位差,问波片的厚度为多少?已知=1.5533,=1.5442,λ= 500nm; (2) 问这块波片应怎样放置才能使透射出来的光是线偏振光,而且它的振动面和入射光的振动面成90°角?

分析下面函数 swap(int *p1,*p2) {int *p; *p=*p1;*p1=*p2;*p2=*p; } 则该程序功能为( )A.交换*p1和*p2的值B.正确,但无法改变*p1和*p2的值C.交换*p1和*p2的地址D.可能造成系统故障,因为使用了空指针

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P1、P2与P3 ,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A.Io/4B.3Io/8C.3Io/32D.Io/16

P1和P2为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平行放置的偏振片,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第一个偏振片P1上,则透过P1和P2的光强分别为:

一束光强为Io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的光强为I=Io/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的 光强为零,P2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A.30°B.45°C.60°D.90°

掷两个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P1,掷出的点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A. P1=P2 B. P1>P2C. P1<P2 D. P1、P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Pl、P2为偏振化方向夹角为d的两个偏振片,光强为I0的平行自然光垂直入射到Pl表面上,则通过P2的光强为( )。

使一光强为I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是 ( )。

若p1、p2都是整型指针,p1已经指向变量x,要使p2也指向x,()是正确的。A、p2=p1;B、p2=**p1;C、p2=p1;D、p2=*p1;

在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平行地插入第三个偏振片P,P1与P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入射自然光的光强为I°,不考虑偏振片的吸收与反射,则出射光的光强为()。A、L/4B、3Io/32C、3Io/8D、Io/16

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强为I0/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强为零,P2至少应转过的角度是()A、30°B、45°C、60°D、90°

反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 ,出口压力为P2 ,则P1和P2 有()关系。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0.5P2

使一光强为I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a and 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是()A、I0cos2a/2B、0C、I0sin2(2a)/4D、I0sin2a/4E、I0cos2a

在一对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放一块1/4波片,用自然光入射。如果有强度极大和消光现象,那么1/4波片的光轴应处于什么方向?这时从1/4波片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如何?

光强为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a=30°,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是()A、I0/4B、√3I0/4C、√3I0/2D、I0/8E、3I0/8

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P1、P2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A、从P1移到P2的试探电荷电量的大小B、P1和P2处电场强度的大小C、试探电荷由P1移到P2的路径D、由P1移到P2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作的功

在一对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放一块1/4波片,用自然光入射。转动1/4波片光轴方向,出射光的强度怎样变化?

单选题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的光强为I=I0/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2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A30°B45°C60°D90°

单选题在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平行地插入第三个偏振片P,P1与P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入射自然光的光强为I°,不考虑偏振片的吸收与反射,则出射光的光强为()。AL/4B3Io/32C3Io/8DIo/16

单选题反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 ,出口压力为P2 ,则P1和P2 有()关系。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0.5P2

单选题使一光强为I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a和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是:()A(1/2)I0cos2aB0CC.(1/4)I0sin2(2D(1/4)I0sin2a

问答题两个偏振片P1、P2叠放在一起,其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一束强度为I0的光垂直入射到偏振片上,已知该入射光由强度相同的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而成,现测得透过偏振片P2与P1后的出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9/16,试求入射光中线偏振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以P1的偏振化方向为基准)。

单选题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1、P2与P3,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AI0/4B3I0/8C3I0/32DI0/16

单选题P1和P2为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平行放置的偏振片,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第一个偏振片P1上,则透过P1和P2的光强分别为(  )。[2012年真题]AI0/2和0B0和I0/2CI0和I0DI0/2和I0/2

单选题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P1、P2与P3,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AI0/4B3I0/8C3I0/32DI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