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1978年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劳动形式“大呼隆”,分配方式“大锅饭” 1979~199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2007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8年至今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上图所示为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1955~1978年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劳动形式“大呼隆”,分配方式“大锅饭” 1979~199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2007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8年至今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上图所示为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①④观点错误,故选D。
相关考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 )A.政社合一的经营体制B.三级所有的经营体制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D.土地公有基础上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式经营体制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C. 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 D.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上述改革的哲学依据在于()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 A、政社合一的经营体制B、三级所有的经营体制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D、土地公有基础上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式经营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了() ①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为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规划中要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利益和谐的基本前提和有效途径。分配体制改革,实质是()A、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改革生产力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C、改革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D、改革上层建筑以推动经济基础的巩固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选举法修正案,首次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安徽考察时明确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转让或出租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意味着()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B、将实行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化C、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D、我国粮食安全有了保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它遵循了()。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
改革开放后,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体现的哲理是()A、系统优化的方法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意识决定物质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发展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C、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D、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这种经济体制改革体现的规律是()。A、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A、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C、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D、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以下关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B、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C、改革就是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D、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
单选题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安徽考察时明确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转让或出租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意味着()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B将实行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化C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D我国粮食安全有了保证
单选题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A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C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D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
多选题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A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B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D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多选题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变化发展,生产关系也同时变化发展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单选题1955~1978年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劳动形式“大呼隆”,分配方式“大锅饭” 1979~199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2007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8年至今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上图所示为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A土地家庭承包经营B发展适度规模经营C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D深化农村税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