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D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

D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 B.3/8 C.1/16 D.3/16

(20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3︰1

适宜间套作的作物搭配是()A、高秆与矮秆B、高秆与高秆C、深根与浅根D、早熟与晚熟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4/81C、1/16D、1/8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高矮之比是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之比3:1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已知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以纯合高茎感病为母本,矮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F1种子。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F1种子,再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最后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出现高茎与矮茎的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X)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全部表现为高茎,可见这株F1植株(X)控制高茎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某育种人员想利用现有的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感病三个纯合亲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应选择表现型分别为()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性状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已知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以纯合高茎感病为母本,矮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F1种子。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F1种子,再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最后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出现高茎与矮茎的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X)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全部表现为高茎,可见这株F1植株(X)控制高茎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据分析,导致X植株高茎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分析F2植株抗病性的方法是()。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矮茎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的比例为()A、1/9B、1/16C、4/81D、1/8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A、30%B、32%C、40%D、60%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番茄的红果(R)为黄果(r)的显性,二室(M)为多室(m)的显性,两对基因为独立遗传的,现将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子代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二室,1/8为黄果多室。试根据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写出亲代植株的基因型。

小麦高秆(H)对矮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A、75℅B、50℅C、25℅D、12.5℅

按株型分类按茎秆长度可分高、中、矮秆品种。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以短于()的为矮秆品种,高于()的为高秆品种,()的为中秆品种。

把矮秆玉米纯种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若用此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交配,则后代中(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A、高秆﹕矮秆=3﹕1B、全部为矮秆C、高秆﹕矮秆=1﹕1D、全部为高秆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3:1:5B、5:lC、9:6D、1:1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高矮之比是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之比3:1

单选题番茄高茎(T)对短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果42株,矮茎梨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3︰1

单选题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D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单选题已知高秆感病(Ttrr)与高秆抗病(Tt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为()。A4,4B6,4C4,6D9,4

单选题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

多选题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为: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两株亲本可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两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