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测绘单位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0. 2m底面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1:2000数字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影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14000,平均航向重叠6 5%,平均旁向重叠3 5%,所用数码航影仪主要参数如下:主距f:101. 4mm像素大小:0.009mm影像大小:7 5 00*1 1 5 00像素(航向*旁向)项目成果采用1:2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1. 2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7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 5m。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其中:H——平均相对航高;b——平均像片基线长;mx——像点坐标量测中误差。【问题】 1.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2.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3.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4.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

某测绘单位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0. 2m底面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1:2000数字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


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


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影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14000,平均航向重叠6 5%,平均旁向重叠3 5%,所用数码航影仪主要参数如下:


主距f:101. 4mm


像素大小:0.009mm


影像大小:7 5 00*1 1 5 00像素(航向*旁向)


项目成果采用1:2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1. 2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7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 5m。


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



其中:H——平均相对航高;


b——平均像片基线长;


mx——像点坐标量测中误差。


【问题】


1.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


2.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


3.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


4.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




参考解析

解析:

1.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包括资料准备、色彩调整、DEM采集、影像纠正、影像镶嵌、图幅裁切、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八大步骤。


2.根据现行规范要求,采集镶嵌线时,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时,因为此类地物存在投影差,在相邻相片上投影差都向外位移,因此,镶嵌线应该避免切割此类地物,以保证此类地物的完整性,否则会出现地物接边的错位,实际作业时,应从这些地物的旁边选择镶嵌线。


3.根据题意有:



又因为mxy=±1.2m,b=7500*0.009*(1-0. 65=0.023625 (m),f=101.4mm=0. 1014m,将相关参数代入式④可得:


可见,用地物点平面位置测量的精度测量注记点高程时,其中误差为±7.28m,不能满足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 5m的要求,所以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这就是分步采集的理由之所在。


4.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测绘的成果。需要提交的成果包括两大部分:(1)DOM部分,DOM数据文件、DOM定位文件、DOM数据文件接合表;元数据文件;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2) DLG部分,DLG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DLG数据文件接合表、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相关考题:

某单位承担了某丘陵地区10000平方公里1:5000比例尺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地图生产任务,下列测绘技术方案中,不需要外业控制测量的是()A:IMU/GPS辅助数字航空摄影+像控测量+空三加密+数字摄像测量DFM、DOM生产B:无人机低空摄影+像控测量+空三加密+数字摄影测量DEM、DOM生产C:1米分辨率多光谱卫星影像订购+像控测量+1:1万地形图数字化生产DEM+卫星影像正射纠正DOM[生产D:1米分辨率多光谱卫星影像订购+像控测量+卫星影像立体测图DEM、DOM生产

按现行《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规定,生产1:500数字线划图,进行立体测图时宜首先采集的要素是()。A、水系B、控制点C、道路D、居民地

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数字线划图时,数据采集可以采用()方法进行。A:先外业后内业的测图方法B:先内业后外业的测图方法C:内外业调绘、采集一体化的测图方式D: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E:数字线划图缩编法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制作1:2000数字线划图时,先进行立体测图,再进行调绘的作业模式属于()模式。 A、全野外B、全室内C、先外后内D、先内后外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1.测区概况测区为一个华北地区的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 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 1015.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1015. 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0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 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 4 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 5%,旁向重叠3 5%,东西向飞行。4.其他资料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 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 测区为一个华北地区的地级市,总面积约3 500 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 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 m。 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主要技术依据如下: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CH/T 1015. 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 DLG)》(CH/T 1015. 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10 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 cm*23 cm,航摄仪焦距为152 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 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 500 km2,测区共布设1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4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试述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

为了加快××市基础测绘建设,保障××市基础测绘事业为该市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该市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各部门重复投入测绘经费,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及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实现该市建立“数字城市”的目标。为此,根据该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开展××市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某市建成区南北方向长20km,东西方向长25km,面积约为50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为主。平均海拔20m。2.主要技术依据(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7)平面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8)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3 0 00,航摄仪器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500km2,测区共布设4 5条航线,每条航线1 04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 6 80张。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响质量均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有航空摄影成果资料已完成提交。4.其他资料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监部门已经同意将该成果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取和立体图工序使用。【问题】1.简述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字化测图的编辑步骤。3.立体测图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成果?

数字地面模型1)工程概况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和测区的空三加密任务。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的生产工作。2)测区概况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 2 。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3)主要技术依据(1)《1:5 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2)《1:5 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3)《1:5 00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B/T 15967—2008);(4)《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7278—2009);(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6)《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GB/T 13923—2006);(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航摄资料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 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200km 2 ,设计航高为1216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 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644m,航线间隔D=1196m。测区共布设34条航线,每条航线1 2 5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2 5 0张。5)控制点资料在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全测区的空三加密工作,空三成果已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6)例题(1)画出数字地面模型(DEM)的生产流程图。(2)数字地面模型(DEM)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3)数字地面模型生产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某市应基础测绘需要,计划进行地形图测绘,生产范围约325 km2的1∶2000数字线划图(dlg)。1.测区概况该市地处华中地区,测区西边和东南角有少量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域河川径流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湖塘、水库众多。2.主要技术依据(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她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3)gb/t 15967-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4)ch/t 3007.1-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5)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6)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7)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航摄资料航摄采用swdc-4/4017数码航摄仪进行数字航空摄影。像元地面分辨率为20 cm,虚拟主距为50.2mm,像元尺寸为0.006 8mm,行为14000像素,列为10000像素,影像物理大小为9.52 cm×6.80 cm,东西方向飞行。4.控制点资料对本次项目单独完成的基础控制测量成果(gps c级网及二等水准测量),gps c级网共提供3套坐标系成果,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该市地方坐标系;二等水准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成果作为测区的基础控制资料,用于野外像片控制测量。[问题]1.立体测图中“像对定向”主要包括哪几项步骤?2.试分析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3.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的生产流程。4.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中野外补测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华北某城市基础测绘的需求,当地测绘部门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该地区1:2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1.测区概况测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质地比较适中,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较多,境内河流较多,水利条件优越。2.航摄资料本项目采用DMC数码航摄仪,相机主距为120 mm,像幅为92.16 mm×165.888 mm。已完成整个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图像质量和飞行质量已经通过质检部门验收。3.其他资抖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后续工序使用。4.主要技术依据(1)GB/T 7931-2008《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7930-2008《1:500 1: 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3)GB/T 15967-2008《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4)CH/T 3007.1-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5)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6)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7)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问题】1.简述DEM生产定向建模时的主要环节。2.如何进行DEM数据镶嵌与裁切?3.如何进行DEM数据接边?

根据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对本市建成区测绘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根据前期已完成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拟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立体测图。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某市建成区南北方向长20km.东西方向长25km,面积约为50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为主。平均海拔20m。 2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500 1:1000 l: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7)平而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 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3000,航摄仪器型号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500km2,测区共布设4 5条航线,每条航线104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680张。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响质量均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有航空摄影成果资料已完成提交。 4.其他资料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出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 (l)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 (2)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名公共点均得到共用; (3)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监部门已经同意将该成果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测图工序使用。 斛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下一工序使用。1小题>试述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立体测图的工作流程。2小题>像对定向包括哪些内容试述其技术要求。3小题>采用“先内业测图,后外业测绘”的技术路线,其外业调绘与补测的内容有哪些?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1.测区概况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2.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cm*18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 0条航线,每条航线8 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 04 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 5%,旁向重叠3 5%,东西向飞行。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问题】 1.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点的选点有何要求?像点坐标量测包括哪些内容?2.计算航带模型连接平面位置较差限差和高程较差限差。3.空中三角测量的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1.测区概况测区为一个华北地区的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 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 1015.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1015. 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0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 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 4 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 5%,旁向重叠3 5%,东西向飞行。4.其他资料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数据采集基本原则如下:(1)保证处理范围包含本次数据整理范围,避免出现丢漏、有缝隙等现象;(2)影像接边处理应遵循统一原则,保证地物对象不被图廓线打断,无错位;(3)特征点、线必须完整采集,特征线不与接边线相交;(4)保证地面模型精度。3.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精度、影像质量、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的检查5个方面。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l.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 500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 2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cm×l8cm,航摄仪焦距为l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每条航线8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1小题>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点的选点有何要求?像点坐标量测包括哪些内容?2小题>计算航带模型连接平面位置较差限差和高程较差限差。3小题>空中三角测量的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m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1.测区地理概况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变化较大。2.已收集的数据资料(1)已获取该县201 3年7月份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 1 1年1 1月,黑白影像,比例尺为1: 25000,分辨率为1m。(3)收集到该县20 1 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生产要求(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0.5m分辨率地形图。(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DEM)1:1万分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检查,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问题:1.本项目收集的几种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所收集的资料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2.简述本项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作业步骤和流程。3.简述空间参考系需要检查的内容、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

数字正射影像图1)工程概况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测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工作和1:1万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生产。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工作。2)测区概况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2 。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3)主要技术依据(1)《1: 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 9 77—2012)5(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3990—2012);(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CB/T 20257.2—2006);(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 3—201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航摄资料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为1:2万,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200km2,设计航高为3040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 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1610m,航线间隔D=2990m。测区共布设1 4条航线,每条航线5 0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700张。5)控制点资料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6)问题(1)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需要哪些已知数据?(2)画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流程图。(3)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4)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某测绘单位承担某测区1: 5000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航测成图中的像片控制点布测任务。1.测区概况测区以丘陵为主,分布有河流、湖泊和水库,交通发达,公路、乡村路纵横交错。测区内耕地比较多,水田以梯地为主,山坡多早地,山丘上植被茂盛。2.航摄资料情况2014年航空摄影的23cm×23cm影像,沿东西方向航摄。航向重叠度一般在67%左右,最小53%,旁向重叠度一般在36%左右。摄区共有20条航带。3.像片控制点布测方案(1)平面高程均采用区域网布点,示意图如下:平高控制点航向基线跨度不大于9条基线,旁向相邻航线最大跨度不大于3条基线。(2)像片控制点尽可能选择相片上的明显目标点,便于正确地相互转点和立体观测时辨认点位。(3)像片控制点利用测区已有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CORS)联测平面位置,并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进行高程改正。问题:1.举出本测区中作为像片控制点的优选地物,并说明林地中控制点的选取方法。2.结合本测区摄影资料的规格和重叠度,说明对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的要求3.根据本测区像片控制点的施测方法,说明在野外选择控制点位应考虑的因素。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 m分辨率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1.测区地理概况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居民地变化较大。2.已收集的数据费料(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2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黑白摄影,摄影比例尺为1. 25 000,分辨率为1m。(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空间参考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生产要求(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0.5 m分辨率,精度要求按1 :1万地形图。(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DEM由本项目生产。(3)按1:1万分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斯一克吕格投影。(4)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问题】1.指出本项目中生产数字高程模型使用哪两项数据资料?2.简述利用以上数据生产0.5m分辨率真彩色正射影像图的主要步骤。3.本项目空间参考系和影像质量检查主要有哪些容?

某测绘单位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2000数字线划图(DLG)。测区情况:测区总面积约300km2,为城乡结合地区,测区最低点高程为29m,最高点高程为61m,测区内分布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乡村道路、乡镇及农村居民地、工矿设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高压线等要素,南面有一块约2km2的林区。项目已于6个月前完成全测区范围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航摄仪焦距为120mm,摄影比例尺为1:8000。在航空摄影完成后,该测区新开工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和一些住宅小区。已完成测区内像控点布设与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成果经检查合格,供DLG生产使用。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高程注记点采用全野外采集,其他要素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采集,并进行外业调绘、补测、数据整理和成图等工作。【问题】1.计算本测区的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2.简述本项目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时在林区的选点要求。3.列出DLG生产的作业流程。4.简述本项目外业补测的工作内容。

立体测图1)工程概况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DLG)。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和测区的空三加密任务。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DLG)的测绘工作。2)测区概况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 2 。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3)主要技术依据(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2)《1:5 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3)《1:5 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B/T 15967—2008);(4)《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7278—2009);(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6)《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GB/T 13923—2006);(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航摄资料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200km 2 ,设计航高为1216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 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644m,航线间隔D=1196m。测区共布设3 4条航线,每条航线1 2 5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2 5 0张。5)控制点资料在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全测区的空三加密工作,空三成果已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6)问题(1)立体测图内业包括哪几个主要步骤?(2)画出立体测图的生产流程图。(3)立体测图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某测绘单位承担测区854幅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任务包括像片控制测量和DOM生产。1.测区概况全测区以山脉山地、高山地为主,个别为丘陵,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平均海拔约为2 000 m,最高海拔为3 767m,最低处约500 m。2.主要技术依据(1)GB/T 13977-1992《1:5 000 1:1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13990-1992《1:5 000 1:1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3)GB/T 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 : 5 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4)CH/T 3007.2-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 000 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5)CH/T 9009.3-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 1:25000 1:50000 1: 10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6)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航摄资料采用惯性测量装置/差分全球定位系统(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方法航摄,为黑白胶片影像,摄区代号0625,航摄比例尺为1:32 000~1:35 000,相机型号为RC-30,焦距为153.536 mm,航向重叠范围57%~67%,旁向重叠范围25%~35%。4.控制点资料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 85国家高程基准,收集到该区范围GPS B级、C级控制点71个。其中,B级点22个,C级49个,除4个C级点无水准高程外,其余高程值均为等级水准联测的1985国家高程,分布均匀,点距约25 km,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问题】1.正射纠正常采用何种方法?2.利用航空影像制作DOM要注意哪些环节?3.DOM制作要提交哪些成果?

任务:××测绘单位通过招标承担了××镇的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测区概况:本测区面积约20km2.测区内约70﹪为平原地区、约30﹪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主要有村庄和耕地,丘陵地区主要有村庄、山坡地和山丘,山丘较高,山沟较深,但山上树木不多、以灌木为主.测区既有资料:测区内有国家二等点2个、d级gps点4个、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这些点可作为本工程平面、高程控制起算点.设备:测绘单位用于该工程的测量设备有:gps接收机4台套、2″全站仪4台套、s3光学水准仪2台.[问题]1.简述测绘单位用于该工程的测量设备的作用是什么?2.根据测区地形和已有测量设备情况,简述该测图工程可采用的碎部点数据采集方法.3.简述该测区碎部点的选择方法.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对某一丘陵地区进行1:2000数字化测图,该区域的林地和阴影覆盖隐蔽区等困难区域的地物点平面中误差最大值为多少()m。A±1.5B±1.8C±2.0D±2.5

问答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 5m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1.测区地理概况 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变化较大。 2.已收集的数据资料 (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份0. 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 (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黑白影像,比例尺为1:25000,分辨率为1m。 (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生产要求 (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0.5m分辩率地形图。 (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DEM)1:1万分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检查,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 【问题】 1.本项目收集的几种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所收集的资料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本项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作业步骤和流程。 3.简述空间参考系需要检查的内容、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

问答题某测绘单位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莱测区0. 2m底面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1:2000数字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变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 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 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影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14000,平均航向重叠65%.平均旁向重叠35%,所用数码航影仪主要参数如下: 主距ƒ:101. 4mm 像素大小:0. 009mm 影像大小:7500×11500像素(航向×旁向) 项目成果采用1:2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1. 2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7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 5m。 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 【问题】 1.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 2.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 3.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 4.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

多选题下列所述方法中,可用于DLG生产的作业方法是( )。A摄影测量方法B空间传感器方法C数字线划图缩编方法D野外数字化测图方法E机载激光雷达方法

单选题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对某一丘陵地区进行1:2000数字化测图,该区域的林地和阴影覆盖隐蔽区等困难区域的地物点平面中误差最大值为多少()m。A±1.5B±1.8C±2.0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