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钢淬火后不同回火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简述钢淬火后不同回火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1)淬火处理后的工件一般来说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处理。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淬火的冷却速度太快,淬火处理后的工件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轻者会使工件产生一定的变形和裂纹倾向,以致在以后的使用中产生开裂,重者会使工件处理后直接产生裂纹;二是淬火后的工件的性能,通常不能满足不同使用性能的要求。 (2)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淬火后的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相关考题:

40Cr钢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为()。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C.淬火+中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

简述球墨铸铁淬火、回火的工艺特点。

碳素结构钢经过( )工艺的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A、 正火B、 淬火+高温回火C、 淬火+低温回火D、 淬火+中温回火

钢经过不同热处理会有不同的性能,而经过( )热处理后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A.正火B.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淬火

焊后热处理工艺中,与钢的淬火工艺相比,回火工艺的特点为( )。A.回火的目的是调整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B.回火是在淬火工艺之前进行的C.回火处理的工件其应力增加D.回火处理的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尺寸不稳定

制造锉刀,模具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A、45钢,淬火+高温回火B、T12钢,淬火+低温回火C、T8钢,淬火+高温回火D、T12钢,正火

合金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为()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

5CrNiMo和5CrMnMo模具钢的淬火、回火工艺有何特点?

40Cr钢为常用调质钢,热处理工艺一般为()。A、淬火B、淬火和低温回火C、淬火和中温回火D、淬火和高温回火

钢经过不同热处理会有不同的性能,而经过()热处理后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A、正火B、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淬火

钢经过不同热处理会有不同的表现,而经过()热处理后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A、正火B、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

钢淬火后和不同回火温度相配合,能获得所需的()。

40Cr钢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为()。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C、淬火+中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

将淬火后钢件,进行高温回火的工艺方法称为()。

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常采用()。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淬火+正火。

碳素工具钢(T13)做锉刀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500~65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低温回火(160~200℃)

钢在淬火后再进行高温回火,这一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机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制造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A、20钢,淬火+高温回火B、45钢,淬火+高温回火C、T8钢,淬火+低温回火D、45钢,正火

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后低温回火处理。

淬火后的钢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回火分为()、中温回火和()

钢淬火后经过回火是决定零件使用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问答题简述Gr12MoV钢采用不同的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后底色为力学性能的变化?

单选题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常采用()。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淬火+正火。

单选题碳素工具钢(T13)做锉刀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500~65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低温回火(160~200℃)

多选题根据工艺的不同,钢的热处理方法可分为()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单选题机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制造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A20钢,淬火+高温回火B45钢,淬火+高温回火CT8钢,淬火+低温回火D45钢,正火

单选题制造锉刀,模具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A45钢,淬火+高温回火BT12钢,淬火+低温回火CT8钢,淬火+高温回火DT12钢,正火

填空题淬火后的钢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回火分为()、中温回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