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玻璃容器中倒入双氧水(下列各项分别利用了热原的哪些性质)A.高温可被破坏B.水溶性C.吸附性D.不挥发性E.可被强氧化剂破坏

向玻璃容器中倒入双氧水
(下列各项分别利用了热原的哪些性质)

A.高温可被破坏
B.水溶性
C.吸附性
D.不挥发性
E.可被强氧化剂破坏

参考解析

解析:热原能被强酸、 强碱、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以及超声波破坏。热原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也可被某些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

相关考题:

在配制电解液时,应使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将( )慢慢地倒入水中。 A、硝酸B、硫酸C、盐酸D、亚硝酸

甲容器中有13%的盐水300克,乙容器中有7%的盐水700克,分别从两个容器中取出同样多的盐水,把甲容器中取出的盐水倒入乙容器中,把乙容器中取出的盐水倒入甲容器中,现在两个容器中盐水浓度相同。那么分别从两个容器中取出多少克盐水倒入了另一个容器中?A.150B.270C.100D.210

配制蓄电池电解液时,必须先将蒸馏水倒入容器,然后再将纯硫酸慢慢倒入蒸馏水中,并且边倒边用玻璃棒或木棒搅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配电解液时应将蒸馏水倒入容器内,再将( )倒入,并用玻璃棒( )。

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纯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中,使酒精和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是62.5%,乙容器纯酒精含量是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升?( )A.4B.5C.6D.7

向玻璃容器中倒入高锰酸钾 ( )

向玻璃容器中倒人高锰酸钾

A容器中有浓度为8%的糖水300克,B容器有浓度为12. 5%的糖水120克,向两容器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使两容器中糖水浓度相同,求倒入多少克水?()A. 150 克 B. 160 克 C. 170 克 D. 180 克

A.高温可被破坏B.水溶性C.吸附性D.不挥发性E.可被强氧化剂破坏向玻璃容器中倒入双氧水,利用了热原的哪些性质

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A、纯铝B、不锈钢玻璃C、陶瓷D、聚乙烯塑料

电瓶电解液配置时应(),同时不断搅拌均匀,以防硫酸飞溅伤人。A、将蒸馏水慢慢倒入硫酸容器中B、将硫酸慢慢倒入蒸馏水容器中C、硫酸与蒸馏水同时倒入容器中D、将硫酸迅速倒入蒸馏水容器中

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纯铝、不锈钢玻璃、陶瓷和聚乙烯塑料等

测定润滑油机械杂质的苯废液应()。A、倒入水池中B、倒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回收C、倒入废液罐中D、倒入废油中

配置电解液时,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将水直接倒入硫酸中B、用陶瓷或玻璃容器C、将纯硫酸慢慢倒入纯洁的蒸馏水中D、轻拿轻放蓄电池,不可歪斜,以免电解液溅到衣服或皮肤上

将一勺冷水倒入盛有一些热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热水温度降低6℃。然后又向保温容器内倒入一勺冷水,水的温度又降低了4℃。如果再连续倒入10勺同样的冷水,则保温容器内的水温还将降低多少(不考虑保温容器的放热和吸热)?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烧杯、锥形瓶等容器内进行,将水慢慢地沿着器皿壁或玻璃棒倒入浓硫酸中。

正确配置酸性蓄电池电解液的操作方法为()。A、将蒸馏水和浓硫酸按比例同时倒入容器中搅匀B、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搅匀C、将蒸馏水加热至50℃,再慢慢倒入浓硫酸中搅匀D、将浓硫酸慢慢倒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匀

配制电解液时,应先将硫酸倒入容器中。

在配制电解液时,应使用(),将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A、不锈钢容器B、金属容器C、塑料容器D、陶瓷或玻璃容器

在配制电解液时,应特别注意:先将浓硫酸倒入耐酸容器中,然后将蒸馏水徐徐倒入浓硫酸中,均匀搅拌。

单选题正确配置酸性蓄电池电解液的操作方法为()。A将蒸馏水和浓硫酸按比例同时倒入容器中搅匀B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搅匀C将蒸馏水加热至50℃,再慢慢倒入浓硫酸中搅匀D将浓硫酸慢慢倒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匀

单选题配置电解液时,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将水直接倒入硫酸中B用陶瓷或玻璃容器C将纯硫酸慢慢倒入纯洁的蒸馏水中D轻拿轻放蓄电池,不可歪斜,以免电解液溅到衣服或皮肤上

单选题向玻璃容器中倒入双氧水(  )。ABCDE

判断题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纯铝、不锈钢玻璃、陶瓷和聚乙烯塑料等A对B错

单选题向玻璃容器中倒入双氧水是利用了热源的( )性质。A高温可被破坏B水溶性C吸附性D不挥发性E可被强氧化剂破坏

多选题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A纯铝B不锈钢玻璃C陶瓷D聚乙烯塑料

单选题向玻璃容器中倒入高锰酸钾,是由于热原A高温下可被破坏B具有水溶性C具有不挥发性D具有吸附性E可被强酸强碱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