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 C级点。问题(1)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2)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3)计算该网的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


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


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 C级点。


问题


(1)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2)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3)计算该网的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





参考解析

解析:

(1)三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省级(或区域)大地控制网,满足国家基本比例尺测图的基本需求;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技术,精化省级(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三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10 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20 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20 km。


(2)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般步骤如下。


①收集资料:收集测区有关资料,包括测区的自然地理和入文地理,交通运输,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交通图,气象资料以及已有的大地测量成果资料,如点之记、成果表及技术总结等。对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选取可靠和有价值的部分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②实地踏勘:拟订布网方案和计划时,需要到测区进行必要的踏勘和调查,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③图上设计:根据大地测量任务,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规定,在地形图上拟订出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图形结构。


④编写技术设计书:按照编写设计书的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3)观测总点数n=37,重复点3个,每点平均设站数m=(37 +3)/37=1.08,拟用仪器数N=10。


观测时段数C=n*m/N =37*1.08/10≈4


总基线数J=C*N*(N-1)/2 =4 *10 *9/2 =180


必要基线数J=n -1=36


独立基线数J =C*(N-1)=4 *9 =36


多余基线数J=C*(N-1)-(n一1)=36-36 =0



相关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