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最近偶然看《红楼梦》,书中讲到有个丫鬟很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却对她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黛玉又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烟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尽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放翁一联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将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书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拿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这是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领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在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学论丛》)问题:(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
材料:
最近偶然看《红楼梦》,书中讲到有个丫鬟很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却对她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黛玉又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烟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尽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放翁一联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将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书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拿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这是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领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在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学论丛》)
问题:
(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
最近偶然看《红楼梦》,书中讲到有个丫鬟很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却对她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黛玉又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烟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尽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放翁一联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将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书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拿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这是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领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在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学论丛》)
问题:
(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
参考解析
解析:( 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言概括。 因为这两句诗知识只是字面上的堆砌,并没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
[解析]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认为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背后的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
王维的诗歌有情有景,鲜活生动。“落” 和“鸣”字透出天地自然的生命气息,富有听觉和画面感。生命力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之感则是表现在夜静的雨声中。背后的意境深刻,不用写明,却能令人深刻体会,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王维并没有直白的叙述描写出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读者却能感受到透过诗句感受到,这是王维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解析]文章倒数两段中,作者分析王维的诗句,深入浅出,指出王维做诗的情趣和意境。
[解析]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认为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背后的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
王维的诗歌有情有景,鲜活生动。“落” 和“鸣”字透出天地自然的生命气息,富有听觉和画面感。生命力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之感则是表现在夜静的雨声中。背后的意境深刻,不用写明,却能令人深刻体会,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王维并没有直白的叙述描写出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读者却能感受到透过诗句感受到,这是王维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解析]文章倒数两段中,作者分析王维的诗句,深入浅出,指出王维做诗的情趣和意境。
相关考题:
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面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正确的是( )。A.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B.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C.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D.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企业购入的A、B两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分别为15 750元、18 400元,办理材料验收入库手续。◇记账凭证备选答案: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会计分录备选答案:A.借:材料采购--A材料 15 750借:材料采购--B材料 18 400贷:原材料--A材料15 750贷:原材料--B材料18 400B.借:原材料--A材料17 550借:原材料--B材料18 400贷:材料采购--A材料 15 750贷:材料采购--B材料 18 400C.借:原材料--A材料15 750借:原材料--B材料18 400贷:材料采购--A材料 15 750贷:材料采购--B材料 18 400
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列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正确的是()。A、 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B、 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C、 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D、 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玻璃钢夹砂管道原材料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以下哪种叙述是正确的。()A、增强材料、基体材料、辅助材料B、增强材料、基体材料、颗粒材料C、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填料D、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夹层材料
按照物资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其分为()A、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易损材料、耐用材料B、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C、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普通材料、特殊材料D、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专用材料、一般材料
屋面保温材料分为()。A、整体保温材料、松散保温材料、板块状保温材料B、整体保温材料、现浇保温材料、松散保温材料C、现浇保温材料、板状保温材料、块状保温材料D、加气块保温材料、聚苯板保温材料、蛭石保温材料
单选题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面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哪个是正确的()A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B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C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D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单选题屋面保温材料分为()。A整体保温材料、松散保温材料、板块状保温材料B整体保温材料、现浇保温材料、松散保温材料C现浇保温材料、板状保温材料、块状保温材料D加气块保温材料、聚苯板保温材料、蛭石保温材料
单选题按照物资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其分为()A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易损材料、耐用材料B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C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普通材料、特殊材料D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专用材料、一般材料
单选题以下几组材料中哪一组材料的总称是封缝材料()A填充材料、密封固定材料、粘结材料B填充材料、密封固定材料、防水材料C填充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D密封固定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