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双巷布置的优点是()。A.掘进期间,双巷通风更容易,利于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B.进出掘进工作面有两个出口,对回采也有避灾出口C.易于运送物料到机巷D.为上、下工作面及时接替创造条件

10、双巷布置的优点是()。

A.掘进期间,双巷通风更容易,利于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

B.进出掘进工作面有两个出口,对回采也有避灾出口

C.易于运送物料到机巷

D.为上、下工作面及时接替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和解析
通风易:掘进期间,双巷通风更容易,利于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安全好:进出掘进工作面有两个出口,对回采也有避灾出口;易送料:易于运送物料到机巷(安装维修用);接替快:为上、下工作面及时接替创造条件

相关考题:

冲击地压矿井进行采掘部署时,应当将巷道布置在低应力区,优先(),降低巷道的冲击危险性。 A.无煤柱护巷B.有煤柱护巷C.大煤柱护巷D.小煤柱护巷

采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测尘点布置回风巷距工作面()m处。 A.5~10B.10~15C.15~20D.25~30

优化采面布置,在条件适合的矿井推广应用”()工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 A.110B.111C.N00D.N10

上山探水时,应当采用双巷掘进,其中一条___和汇水,另一条用来___;双巷间每隔___掘1个联络巷,并设___。

上山探水时,应当采用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 )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A.10~20mB.60~80mC.30~50mD.80~100m

煤系顶、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A.主要运输巷B.主要轨道巷C.主要回风巷D.联络巷

每一采区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

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m。A、6B、8C、10

炼焦制气厂备煤车间配煤槽槽数为( )。A.小于8个应双排布置B.小于6个应双排布置C.12个以上才应双排布置D.大于10个应双排布置

简单说明双源无轨电车动力电池系统布置在车身两侧的优点。

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双巷掘进时,两条平行巷道间煤柱不得小于()米,联络巷应与两平行巷道()。

区段平巷单巷布置

由于掘进和布置方式不同,区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的长壁工作面运料平巷和回风平巷可分为双巷掘进、单巷掘进和()。

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A、10~30MB、20~40MC、30~50MD、40~60M

煤巷掘进中的“三小”技术是指什么,其有何优点?

煤巷掘进时,炮眼布置方法与岩巷基本相同,多采用()和锥形掏槽。

条带布置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一般与大巷垂直,不布置煤轨巷。

区段平巷双巷布置

说明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判断题条带布置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一般与大巷垂直,不布置煤轨巷。A对B错

问答题简单说明双源无轨电车动力电池系统布置在车身两侧的优点。

问答题说明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名词解释题区段平巷单巷布置

填空题煤巷掘进时,炮眼布置方法与岩巷基本相同,多采用()和锥形掏槽。

问答题煤巷掘进中的“三小”技术是指什么,其有何优点?

填空题由于掘进和布置方式不同,区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的长壁工作面运料平巷和回风平巷可分为双巷掘进、单巷掘进和()。

名词解释题区段平巷双巷布置

填空题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双巷掘进时,两条平行巷道间煤柱不得小于()米,联络巷应与两平行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