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的铝并沟线夹检查周期为()。A每年一次;B每两年一次;C每三年一次;D每四年一次。

送电线路的铝并沟线夹检查周期为()。

A每年一次;

B每两年一次;

C每三年一次;

D每四年一次。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等作为电连接线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包缠铝包带。 A、并沟线夹B、电连接线夹C、UT形线夹D、楔形线夹

送电线路最常用的导线是()。A.铝绞线; B.钢芯铝绞线;C.铝包钢芯铝绞线; D.铝合金绞线。

送电线路最常用的悬垂线夹为()。A.固定线夹; B.释放线夹; C.滑动线夹; D.潜轮线夹.

送电线路最常用的耐张线夹为()。A.螺栓耐张线夹;B.楔型耐张线夹;C.压接式耐张线夹;D.并沟线夹。

10-35千伏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两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须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用于腐蚀性较强地区的送电线路的导线宜选用()A、钢芯铝绞线B、防腐钢芯铝绞线C、铝包钢芯铝绞线D、铝包钢绞线

输电线路引流板及并沟线夹常因螺栓松动、铝接触面氧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高压引下线采用绝缘导线与10kV线路连接,引线应使用T型线夹或在线路导线上缠绕一圈后使用双并沟线夹进行连接。

送电线路铝并沟线夹的检查规定为()A、1年1次B、2年1次C、3年1次D、4年1次

导线连接器的检查(包括压接管、铜铝线夹,并沟线夹及跳线用扎线连接的接头),交接时和线路检查时进行;根据()结果,结合登杆检查。A、线路负荷测量B、巡视测温C、污秽程度

送电线路的导线连接器为铝线及钢芯铝绞线连接器时,检查测试周期为()A、1年1次B、2年1次C、3年1次D、4年1次

导线连接器的检查(包括压接管、铜铝线夹,并沟线夹及跳线用扎线连接的接头),交接时或线路检查时进行根据线路负荷测量、巡视测温结果,结合登杆检查。

架空线路例行试验项目有()。A、杆塔、拉线检查B、导线接续管、导线并沟线夹等红外测温C、接地装置试验及检查D、导线检查

装引出线前,对铜铝过渡线夹,并沟线夹与铝导线的接触面应清除表面氧化层,并涂抹硅油()。

装引出线前,对铜铝过渡线夹、并沟线夹与铝导线的接触面应清除表面氧化层,并涂抹中性凡士林()。

输电线路的铝并沟线夹检查周期为()。A、每年一次B、每两年一次C、每三年一次D、每四年一次

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等作为电连接线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包缠铝包带。

导线连接时常见的缺陷有:接头变色、烧熔、锈蚀,铜铝导线连接不使用()(特别是低压中性线接头),并沟线夹弹簧垫圈不齐全,螺母没有紧固。A、 铜铝接头B、 铜线鼻子C、 过渡线夹D、 铝线鼻子

引流线可用并沟线夹连接,钢芯绞线应用()并沟线夹。A、铝B、铜C、铁D、金

正常巡视线路时对导线检查内容有()。A、导线有无断股、松股;B、导线弛度是否平衡;C、导线接续管、跳引线触点、并沟线夹处是否有变色、发热、松动;D、各类扎线及固定处缠绕的铝包带有无松开、断掉。

钢芯铝绞线、硬铝绞线在杆塔上的过引线应采用铁制并沟线夹连接。

从线路向下T接时,应采用U型并沟线夹连接。

钢芯铝绞,硬铝绞线在杆塔上的过引线应采用铁制并沟线夹连接。

铝线连接需采用JBL型异型并沟线夹的原因是()。A、铝导线接续采用的JBL型异型并沟线夹,是取代原仿苏铸铝并沟线夹的更新换代产品B、其接触电阻比由原来JB型下降了1.2C、该线夹由于采用了铝合金挤压冷拉形成的制造工艺,使金具相结构致密性更好,强度更好,防腐蚀性好,结构轻巧D、设计上采用同型结构,不同线径的铝导线可兼用,通用性更强,规格增加E、设计上采用异型结构,不同线径的铝导线可兼用,通用性更强,规格减少

70-150mm2的铝绞线在跳线的连接,应使用并沟线夹且应使用2个。

单选题接地跳线的并沟线夹两端导线用铝绑线缠绑()。A50mmB100mmC150mmD200mm

判断题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等作为电连接线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包缠铝包带。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