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一、 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 当视线长度大于() m 时, 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 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 50 B. 100 C. 150 D. 200

(2011 年) 一、 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 当视线长度大于() m 时, 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 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解析

解析:一、二等水准测量中,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时,可采用一般方法进行观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应不大于1.5mm,取用两次结果的中数。若视线长度超过100m,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相应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相关考题:

跨河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在()以下时,可以单线过河。A.100mB.200mC.250mD.300m

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在300m 以内时,应观测两个测回。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跨河水准测量是因不能满足相应等级水准测量有关( )技术指标要求,所采取特殊方法进行的水准测量。A.视线长度B.前后视距不等差C.允许高差限差D.视距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 )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三、四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或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当视线长度超过()时,应根据跨河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的方法进行观测。A:80mB:100mC:150mD:200m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米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四等水准测量最大视线长度是()m。A、100B、150C、75D、没有相关要求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米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在每个仪器站的视线长度应不大于()m。A、150B、100C、75D、50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三等水准测量使用DS3水准仪测站的视线长度应不大于()A、100mB、80mC、75mD、50m

跨河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在()以下时,可以单线过河。A、100mB、200mC、250mD、300m

当水准路线通过宽度为各等级水准测量的标准视线长度两倍以上时,测量应按()水准测量进行。

当水准测量跨越河流、深沟且视距长度大于()时,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A、150mB、200mC、250m

四等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规范要求不大于()。A、50mB、75mC、80mD、100m

二级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为()m。A、≤50B、≤100C、≤150D、≤75

一般水准测量的每次视线长度不宜大于100m。

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 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时,可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法进行观测,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等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A、0.5mmB、1.0mmC、1.5mmD、2.0mm

单选题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米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单选题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A50B100C150D200

填空题当水准路线通过宽度为各等级水准测量的标准视线长度两倍以上时,测量应按()水准测量进行。

问答题简述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规定。

单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在每个仪器站的视线长度应不大于()m。A150B100C75D50

单选题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规定四等水准测量视线标准长度为()。A150mB120mC100mD75m

单选题当水准测量跨越河流、深沟且视距长度大于()时,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A150mB200mC2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