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站观测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分为()。A:基岩观测墩B:标石观测墩C:土层观测墩D:水准观测墩E:屋顶观测墩

基准站观测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分为()。

A:基岩观测墩
B:标石观测墩
C:土层观测墩
D:水准观测墩
E:屋顶观测墩

参考解析

解析:观测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分为基岩观测墩、土层观测墩、屋顶观测墩。故选ACE。

相关考题: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基准站设备包括()。A:观测墩B:GNSS接收机C:天线D:电源E:观测室

下列选择不属于基准站的基建工程的是()。A:中心机房B:观测室C:观测墩D:防雷工程

GPS观测墩建在地面气象观测场附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湖北省建设观测墩主要采用岩石观测墩和()A、基岩观测墩B、砂石观测墩C、土层观测墩

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有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原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A、电阻设备B、气象设备C、记录设备D、避雷设备

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等几类。A、国家基准气候站B、国家基本气象站C、国家一般气象站D、无人值守气象站

一般站调整为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的,台站类别正确的修改方式为().A、一般站→国家气象观测站B、一般站→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C、一般站→基本站D、不用修改

下列关于测站类型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基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B、基准站必要时可承担观测业务试验任务。C、一般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D、基准站是国家气候站网中的主体。

“各次定时观测”,自动观测项目是指24次定时观测,对于人工观测项目,国家基准气候站是指24次定时观测,国家基本气象站是指02、05、08、11、14、17、20、23时八次定时观测,一般气象站是指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

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为确定区域气候趋势和提供卫星观测的地基校正而特别设立的站为()A、气象辐射基准站B、辐射观测一级站C、卫星测控站D、卫星地面站

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任务分为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三类。

位移标点设置在观测墩或观测柱上,观测墩或观测柱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差分GPS可分为()、多基准站的局域差分和多基准站的广域差分三种类型。

根据坝的受力和结构特点,大坝的类型包括()。A、重力坝B、钢筋混凝土坝C、拱坝D、支墩坝

优化由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天气站、一般气象站和专业气象观测站组成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属于()发展目标。A、地面气象观测B、地基遥感探测C、地基气候系统观测

观测场距离铁路路基必须为()以远。A、一般站100米、基本站200米、基准站300米。B、一般站100米,基本基准站200米。C、200米。D、100米。

对比观测的时间,基准站为()个月;其他气象站为()月。

判断题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A对B错

填空题对比观测的时间,基准站为()个月;其他气象站为()月。

单选题下列关于测站类型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基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B基准站必要时可承担观测业务试验任务。C一般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D基准站是国家气候站网中的主体。

单选题基准站的基建工程不包括( )。A中心机房B观测室C观测墩D防雷工程

单选题优化由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天气站、一般气象站和专业气象观测站组成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属于()发展目标。A地面气象观测B地基遥感探测C地基气候系统观测

单选题RTK数据链发送的是()数据。A基准站坐标修正数B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C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D测站坐标

多选题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等几类。A国家基准气候站B国家基本气象站C国家一般气象站D无人值守气象站

单选题GPS观测墩建在地面气象观测场附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湖北省建设观测墩主要采用岩石观测墩和()A基岩观测墩B砂石观测墩C土层观测墩

单选题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有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原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A电阻设备B气象设备C记录设备D避雷设备

单选题观测场距离铁路路基必须为()以远。A一般站100米、基本站200米、基准站300米。B一般站100米,基本基准站200米。C200米。D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