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年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A:1949~1956B:1950~1956C:1954~1956D:1956

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年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1949~1956
B:1950~1956
C:1954~1956
D:1956

参考解析

解析: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以1950~1956年间这7年的验潮资料为依据计算的。故选B。

相关考题:

我国现在统一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面,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计算平均海面为零起算的高程系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青岛验潮站)作为( )起算面。A.海水水深 B.当地地面高程C.全国地面高程 D.当地潮汐的潮高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地基准,以青岛港验潮站附近建立的国家水准原点为基础,建立了()。A:1980国家高程基准B:1982国家高程基准C:1985国家高程基准D:1988国家高程基准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地基准,以青岛港验潮站附近建立的国家水准原点为基础,建立了()。A.1980国家高程基准B.1982国家高程基准C.1985国家高程基准D.1988国家高程基准

我国常用的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A:1950—1956年B:1951—1956年C:1952—1956年D:1954—1956年

国家水准原点的高程指高出( )的高差。A. 验潮井基点B. 验潮站工作零点C. 理论最低潮面D. 黄海平均海面

()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到1979年的观测资料推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而建立的高程系统。

()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验潮站可分为()。A、长期验潮站B、短期验潮站C、临时验潮站D、海上定点验潮站

我国目前采用的统一高程基准面是()。A、青岛验潮姑1956年平均海水面B、青岛验潮站1985年黄海平均海水面C、青岛验潮站1956年黄海海水面D、青岛水准原点

我国现在统一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面,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计算平均海面为零起算的高程系统。

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青岛验潮站)作为()起算面。A、海水水深B、当地地面高程C、全国地面高程D、当地潮汐的潮高

我国采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以1950年至1979年青岛验潮站观测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绝对高程基准面。并在青岛市观象山建立了国家水准原点,其高程为72.260米,作为我国高程测量的依据。

我国国家规定以山东青岛是验潮站所确定的渤海的常年平均海平面,作为我国计算高程的基准面,这是大地水准面(基准面)的高程为零。()

黄海基面是青岛验潮站()年的平均海平面。A、17B、18C、19D、20

85国家高程系统采用了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27年的潮汐记录资料推算出的()。

单选题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青岛验潮站)作为()起算面。A海水水深B当地地面高程C全国地面高程D当地潮汐的潮高

填空题()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到1979年的观测资料推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而建立的高程系统。

多选题()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单选题我国常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A1950~1985年B1952~1979年C1952~1985年D1956~1979年

单选题黄海基面是青岛验潮站()年的平均海平面。A17B18C19D20

多选题验潮站可分为()。A长期验潮站B短期验潮站C临时验潮站D海上定点验潮站

单选题我国常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的。A1952年至1979年B1950年至1985年C1952年至1985年D1956年至1979年

单选题我国目前采用的统一高程基准面是()。A青岛验潮姑1956年平均海水面B青岛验潮站1985年黄海平均海水面C青岛验潮站1956年黄海海水面D青岛水准原点

多选题()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填空题85国家高程系统采用了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27年的潮汐记录资料推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