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重力测量应使用标称精度优于()的绝对重力仪。A:2*10-5ms-2B:2*10-6ms-2C:2*10-7ms-2D:2*10-8ms-2

绝对重力测量应使用标称精度优于()的绝对重力仪。

A:2*10-5ms-2
B:2*10-6ms-2
C:2*10-7ms-2
D:2*10-8ms-2

参考解析

解析:绝对重力测量应使用标称精度优于2*10-8ms-2的绝对重力仪。故选D。

相关考题:

监控系统对非电量的测量精度一般应优于()。 A.0.5%B.1%C.2%D.5%

监控系统对其他电量的测量精度应优于()。 A.0.5%B.1%C.2%D.5%

微伽级重力仪的检定周期为( )年。 A.l B.2 C.3 D.4

微伽级重力仪的检定周期为()年。A:1B:2C:3D:4

(2014 年) FG5 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 。A. 重力差值 B. 重力垂线偏差 C. 重力加速度 D. 重力垂直梯度值

使用标称精度为±20×10-8ms-2的相对重力仪测定重力垂直梯度,仪器台数不得少于()台。A、2B、3C、4D、5

FG5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 )。 A.重力差值B.重力垂线偏差 C.重力加速度D.重力垂直梯度值

相对重力测量应使用标称精度优于()的相对重力仪。A:20*10-8ms-2B:10*10-8ms-2C:5*10-8ms-2D:2*10-8ms-2

FG5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A:重力差值B:重力垂线偏差C:重力加速度D:重力垂直梯度

FG5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 A、重力差值B、重力垂线偏差C、重力加速度D、重力垂直梯度值

J2级以上经纬仪,S3级以上水准仪,精度优于1Omm+3ppm的GPS接收机,精度优于5mm+5ppm的测距仪、全站仪,以及微伽级重力仪等检定周期一般为()。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有一全站仪,标称精度为2mm+2ppm,用其测量了一条1Km的边长,边长误差为:()。A、±2mmB、±4mmC、±6mmD、±8mm

监控系统硬件的测量精度要求为()A、直流电压应优于0.5%B、蓄电池单体电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5mVC、其他电量应优于2%D、非电量一般应优于5%

CPIII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I控制点,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mm+5ppm的全站仪施测。A、1B、2C、5

已知真值为200℃,测量结果为202℃,其绝对误差是()。A、2℃左右B、-2℃左右C、±2℃左右

能够用于轨道控制网CPIII平面网测量该达到()。A、2秒,3mm+2mm/kmB、2秒,1mm+2mm/kmC、1秒,1mm+2mm/kmD、2秒,2mm+2mm/km的全站仪,其标称测量精度应

CPⅢ的各项精度指标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即()A、角度测量精度≦±2″;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B、角度测量精度≦±0.5″;距离测量精度:≦±2mm+2ppmC、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

监控系统对非电量的测量精度一般应优于()。A、0.5%B、1%C、2%D、5%

监控系统对其他电量的测量精度应优于()。A、0.5%B、1%C、2%D、5%

ZH-2装置的越限启动精度优于(),突变启动精度优于()。A、±1%B、±2%C、±3%D、±5%

已知真实值为200℃,测量结果为202℃,其绝对误差是()。A、2℃;B、-2℃;C、±2℃。

单选题CPIII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I控制点,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mm+5ppm的全站仪施测。A1B2C5

单选题CPⅢ的各项精度指标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即()A角度测量精度≦±2″;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B角度测量精度≦±0.5″;距离测量精度:≦±2mm+2ppmC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

单选题能够用于轨道控制网CPIII平面网测量该达到()。A2秒,3mm+2mm/kmB2秒,1mm+2mm/kmC1秒,1mm+2mm/kmD2秒,2mm+2mm/km的全站仪,其标称测量精度应

单选题监控系统对非电量的测量精度一般应优于()。A0.5%B1%C2%D5%

单选题“拉科斯特型”(简称LCR型)重力仪,用于测定基本重力点和一等重力点,测量的是( )。A绝对重力B相对重力C基本重力D一等重力

单选题标称值为100Ω的标准电阻器,其绝对误差为-0.02Ω,则相对误差为()。A0.02Bp2×10sup-4 /sup /pCp-2×10sup-4 /sup /pDp-2×10sup-4/sup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