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址调查过程一般为()。A:指界一界址线设定一设定界址点B:设定界址点一指界一界址线设定C:界址线设定一指界一设定界址点D:指界一设定界址点

界址调查过程一般为()。

A:指界一界址线设定一设定界址点
B:设定界址点一指界一界址线设定
C:界址线设定一指界一设定界址点
D:指界一设定界址点

参考解析

解析:界址调查过程一般分为指界、界址线设定、设定界址点三个步骤。故选A。

相关考题: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A.±5B.±7.5C.±10D.±15

困难地区隐蔽界址点中,相邻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A:±5cmB:±10cmC:±15cmD:±20cm

地籍测绘成果中,某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50mm,则该界址点为()类界址点。A:一B:二C:三D:四

土地权属界址不包括:()。A、界址线B、界址面积C、界址点D、界标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A、平面控制测量B、高程控制测量C、界址点测量D、实施放线E、界址点放样

下列关于界址调查的程序步骤的简单描述正确的有()。A、界址调查时应该先指认界址才能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标B、在界址指认时,只需本宗地使用者及调查人员到现场即可,相邻宗地使用者可不参加C、界址认定且确定了界址相关的情况之后应该将其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D、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使用者同时到现场指界、认定有困难的,在初始地籍调查时,可分别到现场指界、认定E、界址调查过程中可以不进行界址边长的丈量

界址标志的设定时,界标种类有()。A、石灰界址标桩B、喷漆界址标志C、混凝土界址标桩D、带塑料套的钢钉界址E、标桩界址标志

界址点密度要兼顾能够控制权属界线的位置和走向及图面清晰易读,界址点间距一般以大于图上()mm为宜。A、1B、2C、5D、10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A、所有界址点都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B、不用实测元素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C、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及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是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其余界址点位不测界址点的坐标D、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有()。A、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B、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C、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D、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E、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7.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10cm

对界址未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一般()检查界址点位。A、需要B、偶尔需要C、不需要D、可定期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即界址点测量中误差为()cm。A、±2B、±5C、±8D、±10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A、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B、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C、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D、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E、边界调整测量

界址桩设置类型不包括()。A、混凝土界址桩B、带帽钢钉界址桩C、木制界址桩D、喷漆界址桩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界址测量应按照《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A、图解法B、勘丈法C、坐标法D、解析法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A、图解法B、勘丈法C、坐标法D、解析法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是指能确定()等条件。A、界址边边长B、界址点位置C、界址线走向的直角D、界址线走向的平角E、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厘米。A、±5B、±7.5C、±10D、±15

单选题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即界址点测量中误差为()cm。A±2B±5C±8D±10

多选题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A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B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C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D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E边界调整测量

单选题土地权属界址不包括:()。A界址线B界址面积C界址点D界标

单选题地籍测绘成果中.某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土50mm,则该界址点为( )类界址点。A一B二C三D四

单选题对界址未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一般()检查界址点位。A需要B偶尔需要C不需要D可定期

单选题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厘米。A±5B±7.5C±10D±15

单选题界址桩设置类型不包括()。A混凝土界址桩B带帽钢钉界址桩C木制界址桩D喷漆界址桩

单选题地籍测绘成果中,某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50mm,则该界址点为( )类界址点。A一B二C三D四

多选题界址标志的设定时,界标种类有()。A石灰界址标桩B喷漆界址标志C混凝土界址标桩D带塑料套的钢钉界址E标桩界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