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水文地质观测中,突水量为80m3/h的突水点,则该突水点的等级为()。A.小突水点B.中等突水点C.大突水点D.特大突水点

井下水文地质观测中,突水量为80m3/h的突水点,则该突水点的等级为()。

A.小突水点
B.中等突水点
C.大突水点
D.特大突水点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突水点等级的划分。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1)小突水点:Q≤60m3/h;(2)中等突水点:60m3/h1800m3/h。

相关考题:

矿井遇突水点时,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应做的工作有()。 A.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B.观测记录出水层位、岩性、厚度C.观测记录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D.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E.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四个等级,中等突水点突水量为()m3/h。A.≥1800B.>600~1800C.≤60D.>60~600

矿井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特大突水点水量大于()m³/h。 A、1600B、1400C、1800

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中等突水点的涌水量为()。A.60m3/hC.60m3/h

对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应作好以下工作:()。A、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出水形式B、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C、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D、分析突水原因E、突水点周围围岩破坏情况等

矿区、矿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当包括()A、气象观测B、地表水观测C、地下水动态观测D、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者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简述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方法?

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600m3/h<Q≤1800m3/h,属()等级A、小突水点B、中等突水点C、大突水点D、特大突水点

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中等突水点是()A、Q≤60m3/h;B、60m3/h<Q≤600m3/h;C、600m3/h<Q≤1800m3/h;D、Q>1800m3/h。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哪四个等级?

矿井遇突水点时,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应做的工作有()。A、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B、观测记录出水层位、岩性、厚度C、观测记录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D、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E、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突水量<60m3/n的突水点为小突水点。

井下涌水量大于600~1800m的突水点为大突水点。

按突水点突水量分级,大突水点突水量为()。A、60m3/h﹤Q≦600m3/hB、600m3/h﹤Q≦1800m3/hC、Q﹥1800m3/h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中,特大突水点为()m3/h。A、≥1800B、≥1500C、≥1000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中,大突水点为()m3/h。A、>600—1800B、>50—1500C、>50—1800

小突水点的突水量为小于等于60m3/h。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中,小突水点为()m3/hA、≤60B、≤50C、≤100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分为()。A、小突水点B、中突水点C、大突水点D、特大突水点

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突水点、()等突水点、()突水点、()突水点等4个等级。

多选题对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应作好以下工作:()。A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出水形式B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C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D分析突水原因E突水点周围围岩破坏情况等

单选题按突水点突水量分级,大突水点突水量为()。A60m3/h﹤Q≦600m3/hB600m3/h﹤Q≦1800m3/hCQ﹥1800m3/h

判断题突水量<60m3/n的突水点为小突水点。A对B错

多选题矿区、矿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当包括()A气象观测B地表水观测C地下水动态观测D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者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填空题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突水点、()等突水点、()突水点、()突水点等4个等级。

单选题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600m3/h<Q≤1800m3/h,属()等级A小突水点B中等突水点C大突水点D特大突水点

判断题井下涌水量大于600~1800m的突水点为大突水点。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