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按( )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A.80%B.60%C.50%D.40%

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按( )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

A.80%
B.60%
C.50%
D.4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目前低于16%的,可降至1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是职工工资总额的___%左右,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___%,基本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疫情期间对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长执行到()。 A.2020年10月底B.2020年12月底C.2021年3月底

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当年结余原则上控制在()以内,累计结余原则上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收入的()。 A、10% 25%B、5% 10%C、10% 20%D、10% 15%

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可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个月。 A、1B、3C、5D、7

下例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待遇说法正确的是()。 A、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实际办理参保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待遇,从实际办理缴费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统筹待遇。B、灵活就业人员委托存档之前在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应自与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月起6个月内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的,自实际办理缴费之月起享受统筹待遇。C、灵活就业人员在原用人单位参保后,因新参保或中断缴费存在不享受统筹待遇期限的,须按规定延续期限,待期满后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待遇。D、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后,应随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参保缴费,享受相关医疗保险待遇。因

自2013年度起,对住院定点医疗机构超限额医疗费先负担后,剩余部分(“超限额分担费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与定点医疗机构按()比例分担。 A、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超过20%、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超过15%的部分,足以支付超限额分担费用的,由当期结余统筹基金全部支付。B、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超过20%、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超过15%部分不足以支付超限额分担费用,但当期结余额能支付的,由当期结余统筹基金支付超限额分担费用的70%、定点医疗机构承担30%。C、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不足以支付超限额分担费用,需动用统筹基金累计结余的,职工统筹基金累计结余留足可支付6个月、居民留足当期统筹基金的25%后,剩余部分按以下两种方

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的,自实际办理参保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待遇,从实际办理缴费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统筹待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根据2019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的,可降至()。A.20%;20%B.20%;16%C.16%;16%D.16%;8%

自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12个月的省(区、市),可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2年执行。( )

下列各项中,关于社会保险费缴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避免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C.关于个人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D.目前有些地方是以所在地市上年度城镇非私营或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要求,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 )。A、12%B、15%C、16%D、19%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要求,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 )。 A.12%B.15%C.16%D.19%

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错误的有( )。 A.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B.自2020年2月起,湖北省可免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C.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湖北省外)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可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D.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湖北省外)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E.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大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实施减征;可支付月数小于6个月但确有必要减征的统筹地区,由各省指导统筹考虑安排

下列有关2020疫情期间三项社会保险减免政策说法正确的有( )。A.自2020年2月起,北京市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B.自2020年2月起,北京市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可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C.自2020年2月起,湖北省可免征各类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D.各省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中小微企业的判断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确定减免企业对象E.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已参保单位新增首次参保人员,自实际办理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基金支付待遇,仅按规定享受个人账户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的,自实际办理参保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待遇,从实际办理缴费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统筹待遇。

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A、以收定支B、以支定收C、收支平衡D、不列赤字

《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所称省级发展改革委是指各省、()发展改革委。A、自治区B、直辖市C、计划单列市D、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多选题《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所称省级发展改革委是指各省、()发展改革委。A自治区B直辖市C计划单列市D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判断题已参保单位新增首次参保人员,自实际办理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基金支付待遇,仅按规定享受个人账户待遇。A对B错

多选题下例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待遇说法正确的是()A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实际办理参保缴费之月起6个月内不享受统筹待遇,从实际办理缴费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统筹待遇。B灵活就业人员委托存档之前在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应自与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月起6个月内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的,自实际办理缴费之月起享受统筹待遇。C灵活就业人员在原用人单位参保后,因新参保或中断缴费存在不享受统筹待遇期限的,须按规定延续期限,待期满后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待遇。D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后,应随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参保缴费,享受相关医疗保险待遇。因新参保或中断缴费存在不享受统筹待遇期限的,自随所在单位实际办理参保缴费之月起,原不享受统筹待遇期限按规定延续,待期满后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待遇

多选题截至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的不包括(  )。A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B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D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E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填空题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是职工工资总额的()%左右,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基本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填空题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