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证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可以设计的实验有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与不加二氧化锰实验的比较B.二氧化锰加热分解检验有没有氧气生成C.在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中,继续加过氧化氢溶液D.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质量没有变化

要证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可以设计的实验有

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与不加二氧化锰实验的比较

B.二氧化锰加热分解检验有没有氧气生成

C.在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中,继续加过氧化氢溶液

D.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质量没有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与不加二氧化锰实验的比较;在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中,继续加过氧化氢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过的二氧化锰质量没有变化

相关考题: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反应中对鲁米诺和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的酶是A.ALPB.PR3C.HRPD.AKPE.ALT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ETA)的反应中对鲁米诺和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的酶是 ( )A、HRPB、ALPC、AHPPDD、PR3E、AMPPD

(2)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39(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或E。

(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 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中对鲁米诺和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的酶是A、ALPB、HRPC、LDHD、ALTE、ACP

在过氧化氢将铁(Ⅱ)离子转变成铁(Ⅲ)离子时,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研究者要保证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以便充分地证明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需要解决好实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l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3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一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一(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示如下: 【讨论】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舍反应有什么不同?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价值分析。 (5)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图。

潜酸催化剂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它不(),而在高温下可分解出酸,起催化作用。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实验室中加热氯酸钾以制取氧气时,要加一些二氧化锰,这是因为:()?A、二氧化锰不起作用B、二氧化锰促进氯酸钾分解C、二氧化锰极易分解

脱氢反应过程中氢气起到()。A、保护脱氢催化剂的作用B、为反应带入热量的作用C、催化作用D、加氢分解作用

科研实施过程中的伦理要求不包括()A、实验要规范B、数据要准确C、设计要科学D、操作要灵活

在过氧化氢将铁(Ⅱ)离子转变成铁(Ⅲ)离子时,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其发生的反应是()反应。A、分解B、置换C、复分解D、取代

在图案基本单元图形的制作过程中,不能使用带有下列那种因素的图形:()A、置入的档案(注意:实验证明可以)B、混合制作的图形(注意:实验证明可以)C、蒙板的图形D、变形的图形(注意:实验证明可以)

心理学实验证明,盲人在避开行进路上障碍物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CaCO3(s)在高温下分解为CaO(s)和CO2(g),根据相律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1)在一定压力的CO2(g)中,将CaCO3(s)加热,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CaCO3(s)不会分解。 (2)在CaCO3(s)的分解过程中,若保持CO2的压力恒定,实验证明达分解平衡时,温度有定值。

单选题在图案基本单元图形的制作过程中,不能使用带有下列那种因素的图形:()A置入的档案(注意:实验证明可以)B混合制作的图形(注意:实验证明可以)C蒙板的图形D变形的图形(注意:实验证明可以)

填空题潜酸催化剂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它不(),而在高温下可分解出酸,起催化作用。

单选题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反应中对鲁米诺和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的酶是()AALPBPR3CHRPDAKPEALT

单选题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中对鲁米诺和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的酶是()AALPBHRPCLDHDALTEACP

单选题科研实施过程中的伦理要求不包括()A实验要规范B数据要准确C设计要科学D操作要灵活

判断题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