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净空收敛稳定标准一般取( )。A:0.5-1.0mm/年B:1-2mm/年C:2-4mm/年D:5-10mm/年

隧道净空收敛稳定标准一般取( )。

A:0.5-1.0mm/年
B:1-2mm/年
C:2-4mm/年
D:5-10mm/年

参考解析

解析:关于二次衬砌长期稳定性判别,目前国内外尚无具体标准。根据我国铁道部门在几座铁路隧道长期观测得出:当位移速率小于1-2mm/年时,认为二次衬砌是稳定的。

相关考题:

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 ) A.收敛计B.水准仪 C.全站仪D.应变计

下列不属于暗挖隧道常规监测项目的是()。 A.倾斜及裂缝B.围护结构内力C.净空收敛D.管线沉降

深埋隧道应在初期支护稳定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而判断初期支护稳定与否的依据是()。 A、隧道拱脚处7天内的水平收敛值均≤0.15mm/dB、隧道拱脚处14天内的水平收敛值均≤0.15mm/dC、隧道拱脚处7天内的水平收敛值均≤0.2mm/dD、隧道拱脚处14天内的水平收敛值均≤0.2mm/d

隧道净空变化监控量测可以采用的仪器有( )。A:地质罗盘B:收敛计C:水准仪D:全站仪E:钢尺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收敛计是用来量测()A.拱顶下沉B.地表下沉C.净空变化D.洞内外观察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B.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C.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D.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E.拱顶下沉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一般情况下,隧道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 )

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A、隧道周边收敛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B、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C、拱顶下沉、净空收敛速率小于0.5mm/dD、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B、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D、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以水平测线量测为主,必要时可设置斜测线B: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埋设时可将测桩焊在钢拱架上C:采用收敛计测量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时只需将每次测取的3组读数计算平均值作为本次的净空值,不需要进行修正D:位移速度在0.2~0.5mm/d时,监控量测频率应为1次/(3d)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若不考虑温度影响,该隧道净空变化(周边收敛)的位移量为( )A.+0.22mmB.+0.11mmC.-0.22mmD.-0.11mm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仪器中,常用于测量隧道净空变化(周边收敛)的有( )A、水准仪B、全站仪C、激光断面仪D、收敛计

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A.隧道周边收敛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B.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C.拱顶下沉、净空收敛速率小于0.5mm/dD.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隧道净空收敛一般采用()监测。A、收敛计B、测斜仪C、铟钢尺D、应变计

净空收敛监测可以反映地下()的稳定状态。A、工程围岩B、支护结构C、沉降变形

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A、收敛计B、水准仪C、全站仪D、应变计

隧道净空有效面积,指隧道衬砌外轮廓内轨顶面以上的净空断面积。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有效面积标准,时速300~350km铁路隧道单线为70m2,双线为()。

隧道净空

膨胀岩土地质隧道应加强监测的项目是()。A、洞周收敛、锚杆轴力B、围岩净空位移,围岩压力C、拱脚基础沉降、钢拱架压力D、洞周收敛,衬砌钢筋应力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必测的项目有()。A、地表沉降监测B、施工进度观测C、隧道净空收敛量测D、拱顶下沉量测

多选题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A收敛计B水准仪C全站仪D应变计

多选题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必测的项目有()。A地表沉降监测B施工进度观测C隧道净空收敛量测D拱顶下沉量测

单选题膨胀岩土地质隧道应加强监测的项目是()。A洞周收敛、锚杆轴力B围岩净空位移,围岩压力C拱脚基础沉降、钢拱架压力D洞周收敛,衬砌钢筋应力

填空题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有效面积标准,时速300~350km铁路隧道单线为70m2,双线为()。

单选题隧道净空收敛一般采用()监测。A收敛计B测斜仪C铟钢尺D应变计

单选题隧道净空收敛一般采用的监测方法是()A收敛计B测斜管C铟钢尺D应变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