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压实控制标准()()()。A.90%B.92%C.95%D.97%E.99%

沥青混合料压实控制标准()()()。

A.90%

B.92%

C.95%

D.97%

E.99%


参考答案和解析
BCE

相关考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 )。A. 沥青表面处置 B. 混合料压实成型 C. 混合料拌制、运输 D. 混合料摊铺 E. 嵌缝料摊铺

热拌沥青碎石基层施工时,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后应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应不得大于( )cm。A.8B.9C.10D.12

为了控制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需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请回答以下问题:(3)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应()。A.根据需要选择初压、复压或终压阶段测试温度B.将温度计插入沥青层的1/2处测试温度C.将温度计插人沥青层的1/3处测试温度D.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小于3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测试温度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的大小分类,沥青混合料可以分为( )。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D.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阶段。 A.施工准备B.沥青混合料摊铺C.沥青混合料压实D.沥青混合料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 )。A:沥青表面处治B:混合料压实成型C:混合料拌制、运输D:混合料摊铺E:嵌缝料摊铺

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沥青混合料压实一般要经过初压和终压两步B.初压温度应不低于110℃C.复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D.终压温度应不低于65℃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压实后剩余孔隙率小于( )的沥青混合料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10%B、12%C、15%D、18%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的大小分类,沥青混合料可以分为:()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D、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钻芯取样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路面的()。A、压实层厚度B、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C、沥青用量D、压实度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为止。

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阶段。A、施工准备B、沥青混合料摊铺C、沥青混合料压实D、沥青混合料运输

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计算压实度时,应进行空隙率折算后作为标准密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碾压()A、热拌沥青混合料不应采用轮胎式沥青摊铺机摊铺碾压B、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3m/min的范围内C、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D、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有()、()、()和()。

真空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主要是供()使用。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B、计算标准密度C、计算孔隙率D、计算压实度

振动压路机的适用范围为()。A、用于压实各种黏性土壤、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B、用于压实各种非黏性土壤、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C、用于压实湿陷性黄土、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D、用于压实黏性土道路路基和路面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2%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标准温度为25℃±0.5℃。

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不包括()。A、沥青混合料级配差、标准密度不准B、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C、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或压路机未走到边缘D、、油石比偏大或偏小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及质量要求。

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开放交通时,混合料表面温度必须低于多少度?车速控制在多少以下?

单选题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不包括( )。A沥青表面处置B混合料压实成型C混合料拌制、运输D混合料摊铺

单选题振动压路机的适用范围为()。A用于压实各种黏性土壤、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B用于压实各种非黏性土壤、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C用于压实湿陷性黄土、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D用于压实黏性土道路路基和路面

问答题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及质量要求。

单选题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阶段。A施工准备B沥青混合料摊铺C沥青混合料压实D沥青混合料运输

单选题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压实后剩余孔隙率小于( )的沥青混合料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10%B12%C15%D18%

问答题简述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作业程序。

单选题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不包括()。A沥青混合料级配差、标准密度不准B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C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或压路机未走到边缘D、油石比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