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系统氧气含量小于1.2%。A对B错

氢系统氧气含量小于1.2%。

A

B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催化重整装置停工反应系统氮气置换合格标准是:( )≯0.5%(v)。 A、 氢气含量B、氧气含量C、氮气含量D、氢+烃含量

氢系统氧气含量小于1.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气焊火焰中,中性焰的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值()。A.1~1.2B.小于1C.大于1.2D.2

反应系统氢气置换合格的标准为() A、压缩机出口氢含量低于0.5%B、多点采样烃含量低于0.5%C、反应系统烃含量低于0.5%D、新氢压缩机入口氢含量低于0.5%

正常生产中,系统漏风率高的特征是( )。A.废气中氧气含量低B.废气中氧气含量高C.系统的负压高

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当设施内( )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A.一氧化碳含量大于50ppm或氧气含量小于19.5%B.一氧化碳含量大于45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C.一氧化碳含量大于40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2%D.一氧化碳含量大于35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4%

惰性气体防灭火的关键是控制火区的氧气含量。如灭明火时,应使氧气含量小于( )。A.0.05B.0.1C.0.15D.0.2

XHZL-15型逃生面罩用于现场作业呼吸保护时,适用于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浓度的范围是()。A、氧气含量小于17%,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B、氧气含量小于15%,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C、氧气含量小于17%,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5%D、氧气含量小于15%,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5%

脱氢反应区域氮气置换合格标准为()。A、氧气含量小于0.5%B、氧气含量小于0.1%C、氧气含量小于1.5%D、氧气含量小于2%

氮气精制长时间停工或准备检修时应以粗氮气吹扫以使系统内残余氢含量小于1%。

火焰钎焊火焰中,中性焰的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值应为()。A、小于lB、1—1.2C、大于1.2D、2

DRAPL退火炉氧气含量最大纠正系数为()。A、1.2;B、1.3;C、1.4。

氧气是氧气转炉炼钢的主要氧化剂,通常要求()。A、氧气纯度不小于99%,使用压力在0.8~1.5MPaB、氧气纯度不小于99.5%,使用压力在0.6~1.2MPaC、氧气纯度不小于99.5%,使用压力在0.8~1.5MPa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氮含量和氢含量较平炉和电炉钢含量()。A、高B、低C、相近

正常生产中,系统漏风率高的特征是()。A、废气中氧气含量低B、废气中氧气含量高C、系统的负压高

当氧气与乙炔的比例()时产生碳化焰。A、小于1.2B、小于1C、小于1.1D、大于1

系统置换充压时,系统中氧气含量小于()。A、 0.1%B、 0.3%C、 0.5%

催化剂烧焦时,系统中氢含量应小于()。A、0.1%volB、0.2%volC、0.3%volD、0.5%vol

催化剂再生前,用氮气置换系统中氢气,直至系统中氢含量小于0.1v%认为合格。()

隧道通风质量控制标准要求,隧道中氧气含量按体积百分含量计不得小于()%。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需检测循环氢组成中的()。A、氧气含量B、硫化氢含量C、氮气含量D、二氧化碳含量

供氢系统引进氢气过程中,应做好氮气置换工作,系统内氧含量应小于()为合格。A、0.5%B、0.6%C、0.7%D、0.8%

下列选项中关于引新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进装置前系统应先用氮气置换B、氢气进装置前应先检测系统中的氧含量,氧含量应小于2%C、氢气引进装置后,新氢系统氮气吹扫线盲板应盲死D、引氢气进装置前,新氢系统安全阀应投用

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当设施内()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A、一氧化碳含量大于50ppm或氧气含量小于19.5%B、一氧化碳含量大于45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C、一氧化碳含量大于40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2%D、一氧化碳含量大于35ppm或氧气含量小于20.4%

氢系统氧气含量小于1.2%。

单选题XHZL-15型逃生面罩用于现场作业呼吸保护时,适用于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浓度的范围是()。A氧气含量小于17%,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B氧气含量小于15%,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C氧气含量小于17%,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5%D氧气含量小于15%,毒气体浓度不超过1.5%

单选题煤气净化操作电捕焦油器操作时,当氧气含量超过()%时应切断高压电源,待氧气含量在0.6%以下时,再将高压电投入运行。A0.8B1.0C1.2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