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内在水分常规测定方法中的干燥温度是110~120℃。A对B错

煤样内在水分常规测定方法中的干燥温度是110~120℃。

A

B


参考解析

煤样内在水分常规测定方法中的干燥温度是105~110℃。

相关考题:

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 )A.60℃B.95~105℃C.100~105℃D.105~110℃E.110~120℃

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干燥条件是A、90~110℃B、95~105℃C、90~95℃D、105~110℃E、110~120℃

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时,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干燥箱内,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A.90℃~100℃B.100℃~110℃C.105℃~110℃D.110℃~120℃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实验中,干燥箱应该保持的温度范围是()A.100~105℃B.105~110℃C.110~115℃D.100~110℃

粒度为6毫米以下煤样测定全水分时,应在()温度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A815±10℃B105~110℃C910±10℃D70~80℃

在仲裁分析中需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水分。 A、通氮干燥法B、空气干燥法C、微波干燥法D、三种方法均可

煤样内在水分常规测定方法中的干燥温度是110~120℃。

用微波干燥快速测定煤中空气干煤样水分的方法,仅适用于无烟煤及烟煤。

通常测定的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与内在水分有何不同?

空气干燥法测定煤的全水分时,烘箱温度为()。A、45~50℃B、105±5℃C、105~110℃D、145~150℃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通氮干燥法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原煤外在水份的外在水分测定样品粒度是()干燥温度是();内在水分测定样品粒度是()干燥温度是()。

某燃煤电厂采用两步法测定煤的全水分,当破碎到粒度小于13mm时,在接近5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测定其外在水分Mf=9.5%;当破碎到粒度小于6mm时,测定其内在水分Minh=1.5%,求该煤样的全水分Mt。

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有()。A、两步法(外在水分为空气干燥,内在水分为通氮干燥)B、两步法(外在水分为通氮干燥,内在水分为通氮干燥)C、两步法(外在水分为空气干燥,内在水分为空气干燥)D、两步法(外在水分为通氮干燥,内在水分为空气干燥)E、微波干燥法

煤的全水分测定中规定了几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其中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的是()。A、通氮干燥法B、甲苯蒸馏法C、空气干燥法D、微波干燥法

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煤的空气干燥基水分时,正确的加热温度范围是()℃。A、45~50;B、70~80;C、105~110;D、145~150。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A、甲苯蒸馏法;B、通氮干燥法;C、空气干燥法;D、微波干燥法。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正确的叙述:()A、测定煤中全水分有通氮干燥法,空气干燥法,微波干燥法,一步法和两步法B、上述方法称取的煤样的粒度均应小于6mmC、煤中全水分是指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D、通氮干燥法适用于烟煤、无烟煤、褐煤以及外在水分高的烟煤、无烟煤中全水分的测定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和()法,其中()适用于所有的煤样为仲裁方法。

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时,所得结果基本代表煤样的()。 A、外在水分值B、游离水分值C、内在水分值D、最高内在水分值

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1.000g,测定其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时失去质量为0.0600g,煤试样中的水分为()。A、3.00%B、4.00%C、5.00%D、6.00%

用微波干燥快速测定煤中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的方法,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空气干燥基是煤样在实验规定的温度下自然干燥失去外部水分,适用于确定煤中的()。

粒度为6毫米以下煤样测定全水分时,应在()温度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A、815±10℃B、105~110℃C、910±10℃D、70~80℃

问答题对煤中全水分进行测定时,用预先干燥过的称量瓶在分析天平上称取煤样10.020g,然后将煤样在鼓风干燥箱105~110℃中干燥2h。冷却至室温后称的重量为9.688g,试求该煤样的全水分测定结果。

填空题原煤外在水份的外在水分测定样品粒度是()干燥温度是();内在水分测定样品粒度是()干燥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