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可见2.5cm×2cm球形病灶,边界不清,有小分叶,无卫星灶,痰结核菌、瘤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无异常发现,CT值为55HU,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继续查痰找结核菌及瘤细胞B剖胸探查C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D超声波检查E支气管灌洗液检查

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可见2.5cm×2cm球形病灶,边界不清,有小分叶,无卫星灶,痰结核菌、瘤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无异常发现,CT值为55HU,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继续查痰找结核菌及瘤细胞

B剖胸探查

C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D超声波检查

E支气管灌洗液检查


参考解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肺部发现球形阴影,且结核菌、瘤细胞阴性,气管镜检查阴性。故不选择上述检查。剖胸探查损伤较大,穿刺活检阳性率较高,故为首选方法。

相关考题:

患者男,68岁。体检时X线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采取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电视胸腔镜手术探查

女性,66岁。体检发现左下肺2cm×2.5cm球形病灶,边缘毛糙,略显分叶,拟诊肺癌。下列检查对肺癌没有确诊价值的是A、放射性核素通气扫描B、痰涂片找癌细胞C、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活检D、剖胸探查E、纤维支气管镜下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患者女性,66岁。体检发现左下肺2cm×2.5cm球形病灶,边缘毛糙,略显分叶,拟诊肺癌。下列检查对肺癌没有确诊价值的是 A、放射性核素通气扫描B、痰涂片找癌细胞C、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活检D、剖胸探查E、纤维支气管镜下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男,72岁,咳嗽月余,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2.0cm×2.5cm大小结节灶,无分叶,病灶中心可见钙化,病灶远端可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结节影,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腔静脉后可见1.0cm×1.1cm大小环样强化淋巴结。最可能的CT诊断为A、肺结核B、周围型肺癌C、错构瘤D、炎性假瘤E、肺脓肿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以下哪项工作A、纤维支气管镜活检B、MRI检查C、询问病史、症状,并行血常规、ESR、PPD等检查D、抗感染治疗后复查E、抗结核治疗后复查

患者,女,27岁。低热、乏力2周,咳嗽,痰中带血,CT示右肺下叶一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其中见空洞,周围可见小斑点状卫星灶,血沉50mm/h。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下肺炎B、右下肺癌C、右下肺结核D、右下肺脓肿E、右下肺囊肿一般来说,该病的好发部位是A、右肺上叶前段B、右肺中叶C、右肺下叶后底段D、右肺上叶尖后段E、右肺下叶前底段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痰抗酸杆菌检查B、血常规C、痰细菌培养D、血沉E、纤维支气管镜

男性,68岁。体检时X线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采取 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电视胸腔镜手术探查

患者女性,27岁,低热、乏力两周,咳嗽,痰中带血,CT示右肺下叶一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其中见空洞,周围可见小斑点状卫星灶,血沉50mm/h。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下肺炎B、右下肺癌C、右下肺结核D、右下肺脓肿E、右下肺囊肿一般来说,该病的好发部位是A、右肺上叶前段B、右肺中叶C、右肺下叶后底段D、右肺上叶尖后段E、右肺下叶前底段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A、痰抗酸杆菌检查B、血常规C、痰细菌培养D、血沉E、纤维支气管镜

男性,42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周边有1cm直径肿物。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肿物1cm直径,边界不规则,呈明显分叶状,肿物距肺表面1.5cm,纵隔淋巴结增大。该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肿瘤及狭窄,尿检(一),痰细胞学检查(一),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A.经胸壁穿刺活检B.经胸腔镜活检C.右肺上叶切除术D.试验性化疗或放疗

男性,42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周边有1cm直径肿物。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肿 物1cm直径,边界不规则,呈明显分叶状,肿物距肺表面1.5cm,纵隔淋巴结增大。该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肿瘤及狭窄,尿检(一),痰细胞学检查(一),为进一 步明确诊断,应使用下列哪种方法A.经胸壁穿刺活检B.经胸腔镜活检C.右肺上叶切除术D.试验性化疗或放疗

男,52岁,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胸片见右肺上叶部分不张,多次痰查癌细胞阴性。如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上叶前段肿物,活检病理为鳞癌,全身情况良好,无远处转移。应首先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治疗B.放射治疗C.中医治疗D.化疗

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可见2.5cm×2cm球形病灶,边界不清,有小分叶,无卫星灶,痰结核菌、瘤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无异常发现,CT值为55HU,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继续查痰找结核菌及瘤细胞B、剖胸探查C、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D、超声波检查E、支气管灌洗液检查

患者,女,27岁。低热、乏力2周,咳嗽,痰中带血,CT示右肺下叶一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其中见空洞,周围可见小斑点状卫星灶,血沉50mm/h。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痰抗酸杆菌检查B、血常规C、痰细菌培养D、血沉E、纤维支气管镜

男,68岁。体检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胸腔镜手术探查

男,45岁,咳嗽一个月,痰中偶带血丝,查体无特殊发现,正位胸片无异常发现,进一步最适当的诊断程序是()A、侧位胸片;痰找瘤细胞及结核杆菌;纤维镜检查;胸部CTB、纤维镜检查;痰找瘤细胞及结核杆菌C、支气管碘油造影;纤维镜检查D、经皮动脉插管支气管动脉选择性造影;栓塞治疗E、放射性核素扫描;纵隔镜检查;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男性,68岁。体检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胸腔镜手术探查

男,45岁。有肺结核史,近1个月来咳嗽、低热,痰中带血,胸片示:左肺上叶不张。为确诊采取哪组检查方法最佳()A、痰找抗酸杆菌,痰找瘤细胞B、胸部CT检查,经胸壁穿刺检查C、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D、支气管镜检查,纵隔镜检查E、痰找瘤细胞,放射性核素扫描

女性,40岁,无症状,查体胸片发现双肺门对称性增宽,CT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边界清,肺实质内无肿块,各叶支气管通畅。体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进一步的最合适检查为()。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纵隔镜检查C、胸部PET检查D、胸部MRI检查E、痰中查找瘤细胞检查

男,72岁,咳嗽月余,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2.0cm×2.5cm大小结节灶,无分叶,病灶中心可见钙化,病灶远端可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结节影,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腔静脉后可见1.0cm×1.1cm大小环样强化淋巴结。最可能的CT诊断为()A、肺结核B、周围型肺癌C、错构瘤D、炎性假瘤E、肺脓肿

单选题男性,68岁。体检时X线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采取()。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电视胸腔镜手术探查

单选题男,72岁,咳嗽月余,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2.0cm×2.5cm大小结节灶,无分叶,病灶中心可见钙化,病灶远端可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结节影,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腔静脉后可见1.0cm×1.1cm大小环样强化淋巴结。最可能的CT诊断为()A肺结核B周围型肺癌C错构瘤D炎性假瘤E肺脓肿

单选题女性,40岁,无症状,查体胸片发现双肺门对称性增宽,CT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边界清,肺实质内无肿块,各叶支气管通畅。体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进一步的最合适检查为()。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纵隔镜检查C胸部PET检查D胸部MRI检查E痰中查找瘤细胞检查

单选题男,72岁,咳嗽月余,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2.0cm×2.5cm大小结节灶,无分叶,病灶中心可见钙化,病灶远端可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结节影,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腔静脉后可见1.0cm×1.1cm大小环样强化淋巴结。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以下哪项工作()A纤维支气管镜活检BMRI检查C询问病史、症状,并行血常规、ESR、PPD等检查D抗感染治疗后复查E抗结核治疗后复查

单选题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可见2.5cm×2cm球形病灶,边界不清,有小分叶,无卫星灶,痰结核菌、瘤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无异常发现,CT值为55HU,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继续查痰找结核菌及瘤细胞B剖胸探查C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D超声波检查E支气管灌洗液检查

单选题男性,68岁。体检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胸腔镜手术探查

单选题男,68岁。体检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周围性结节,大小约2.5cm×2cm。最佳的确诊方法是()A胸部CT检查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胸壁肺穿刺活检D开胸探查E胸腔镜手术探查

单选题患者,男,69岁,刺激性咳嗽1个月,发现痰中带血丝1周,胸部X线片示右肺上叶周围型结节影,大小约2.5cm,边界不清,有短毛刺,既往体健,无肺部疾病病史,吸烟20年,10~20支/天。该患者首选的检查是()A胸部B超B支气管镜C胸腔镜D胸部MRIE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