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验缩分机的精密度和系统偏差时,在留样和弃样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分。A堆锥法B机械缩分法C二分器法

在核验缩分机的精密度和系统偏差时,在留样和弃样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分。

A堆锥法

B机械缩分法

C二分器法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胶质层煤样的制备,煤样的缩制和留样量,从粒度小于3mm的煤样中缩分出不少于0.75kg(单次测定用量为100g)煤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煤样制备过程中应进行破碎、过筛,弃去筛上的部分,筛下的部分混匀、缩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煤样制备方差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分方差,影响缩分方差的最重要因素是缩分前煤样混合程度和缩分后的留样量。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国标规定在下列情况下______应对制样程序和设备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 )A.首次采用或改变制样程序时;B.新缩分机和制样系统投入使用时;C.对制样精密度产生怀疑时;D.其他认为须检验制样精密度时。

按照GB/T19494规定,标称最大粒度为50和25mm时,一般分析和共用煤样缩分后留样最小质量应为( )和( )。

在试样制备的最后阶段,用()方法对试样进行混合能提高分样精密度。A二分器B人工C机械

使用堆锥四分法缩制煤样时,为保证缩分精密度,应至少倒堆()次。A2B3C5

采样程序即采样方案和子样采取方案确定或改变后,应立即进行采样精密度核验和制样精密度试验。A对B错

人工制备煤样过程中,当缩分粒度13mm的煤样时,其留样量应不少于()kg。A15B7.5C3.75D1.25

采样设备中缩分机缩分比(),不混样,().

如果采用的采样、制样和化验方法无系统偏差,则精密度就是准确度。

人工制备煤样过程中,当缩分粒度13mm的煤样时,其留样量应不少于()kg。A、15B、7.5C、3.75D、1.25

在煤样的缩制过程中,当保留的煤样与弃去的煤样两者灰分测定结果误差在1.5%以内时,可认为缩制符合要求。

煤样的制备必须经过破碎、过筛、混合、缩分和干燥五个环节。

煤样制备过程中应进行破碎、过筛,弃去筛上的部分,筛下的部分混匀、缩分。

影响制样精密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缩分前煤样的均匀性和煤样量。

出现()情况时,应对制样程序和设备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A、煤的不均匀性增大时B、新的缩分机和制样系统投入使用时C、对制样精密度产生怀疑时D、更换制样人员时E、首次采用或改变制样程序时

缩分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精密度的检验,如果精密度检验合格可不进行系统误差检验。

在核验缩分机的精密度和系统偏差时,在留样和弃样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缩分。A、堆锥法B、机械缩分法C、二分器法

使用堆锥四分法缩制煤样时,为保证缩分精密度,应至少倒堆()次。A、2B、3C、5

采样程序即采样方案和子样采取方案确定或改变后,应立即进行采样精密度核验和制样精密度试验。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从粒度小于3mm的煤样中直接缩分出100g来制备空气干燥基煤样和缩分出0.5kg存查煤样?

判断题影响制样精密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缩分前煤样的均匀性和缩分后的煤样留量()A对B错

单选题影响制样()的主要因素是缩分前煤样的均匀性和缩分后的煤样留量。A精密度B准确度C误差

判断题由缩分机械得到的煤样的进一步缩分,不应使用二分器()A对B错

填空题制样中除使用破碎缩分机外,煤样应破碎至(),再进行缩分。

填空题煤样的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