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填埋场总面积为6.0hm2,分两个区进行填埋。目前已有一个区填埋完毕,其面积为A2=4.0hm2,浸出系数C2=0.4。另有一个区正在进行填埋施工,填埋面积为A1=2.0hm2,浸出系数C1=0.2。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为4.5mm/d,最大月降雨量的日换算值为8.5mm/d。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A、55m3/dB、85m3/dC、115m3/dD、200m3/d

某填埋场总面积为6.0hm2,分两个区进行填埋。目前已有一个区填埋完毕,其面积为A2=4.0hm2,浸出系数C2=0.4。另有一个区正在进行填埋施工,填埋面积为A1=2.0hm2,浸出系数C1=0.2。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为4.5mm/d,最大月降雨量的日换算值为8.5mm/d。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

A、55m3/d
B、85m3/d
C、115m3/d
D、200m3/d

参考解析

解析:Q平均=(C1·A1+C2·A2)×Ii×10-3=(4.0×0.4+2.0×0.2)×104×4.5×10-3=90m3/d
Qmax=(C1·A1+C2·A2)×I×10-3=(4.0×0.4+2.0×0.2)×104×8.5×10-3=170m3/d
四个选项中只有C 90<115<170

相关考题:

我国对垃圾填埋有以下卫生要求,除外A、垃圾填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B、填埋场应位于当地主导风向下风侧,地下水流向的下游C、填埋场应距居住区500m以上D、填埋场应有防渗漏的衬底E、填埋场应设排气管,排水管

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35-2013) ,关于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 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B. 宜对所有的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C. 填埋场上方甲炕气体含量应小于 5%D. 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下列固体废物的处置,适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危险废物的暂存B:石化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C:生活垃圾填埋D:医疗废物填埋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8.0和大于11.0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B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C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D医疗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1997)和《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8.0和大于11.0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B.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C.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D.医疗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

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关于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A: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B:宜对所有的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C: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应小于5%D: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某填埋场垃圾填埋区覆盖达到最大面积时,总面积150000m2,其中已最终覆盖的为20%,地区年均降雨量800mm/年,最终覆盖区和其他区域的覆盖的浸出系数分别为0.2和0.5,则填埋场的年均最大渗滤液产生量为(  )。 A.约90m3/dB.约120m3/dC.约150m3/dD.约180m3/d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平均日处置垃圾量为1500t/d,使用年限为20年,填埋垃圾密度为1t/m3,覆土占填埋场容积的10%,填埋高度为30m,垃圾沉降系数为1.5,填埋堆积系数为0.5,占地面积利用系数为0.85,则填埋场规划占地面积应为(  )。A.约629804m2B.约120000m2C.约110000m2D.约100000m2

垃圾填埋工艺就是将垃圾分层摊平、往返碾压、分单元填埋及覆土。一般以()填埋垃圾作为一个填埋单元。A、一旬B、一周C、一日

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下述()不是防渗处理的重点。()A、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B、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C、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D、防止地表水进入填埋区

按填埋场地的状态可将土地填埋方法分为:()、()、准好氧型填埋和保管型填埋。

用填埋法处理废物,生活垃圾一般采用的是卫生填埋法,对于危险废物,采用()。A、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一般填埋法D、海底填埋法

某垃圾填埋场在2000年向第一填埋单元填埋垃圾共20万吨,2001年转入第二填埋单元填埋,共填埋垃圾25万吨,2002年又转入第三填埋单元填埋,共填埋垃圾30万吨。2003年准备对已填垃圾的三个单元实施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在项目实施前对第一单元进行了全面抽气试验(气体收集井及盲沟已在填埋过程中设置),得到的稳定抽气量是200立方米/小时,经测算,该填埋场的垃圾最大理论产气量为103立方米/吨(标准状态下),已知抽气试验是在一个大气压,环境温度为25℃时进行的。该填埋场垃圾的产气速率常数(k)是()A、0.10B、0.15C、0.05D、0.20

某垃圾填埋场在2000年向第一填埋单元填埋垃圾共20万吨,2001年转入第二填埋单元填埋,共填埋垃圾25万吨,2002年又转入第三填埋单元填埋,共填埋垃圾30万吨。2003年准备对已填垃圾的三个单元实施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在项目实施前对第一单元进行了全面抽气试验(气体收集井及盲沟已在填埋过程中设置),得到的稳定抽气量是200立方米/小时,经测算,该填埋场的垃圾最大理论产气量为103立方米/吨(标准状态下),已知抽气试验是在一个大气压,环境温度为25℃时进行的。假设产气速率常数k为0.108,则2004年三个填埋单元的产气量为()A、630m3/hB、701m3/hC、583m3/hD、534m3/h

垃圾填埋分为传统填埋和()两类。A、物理填埋B、化学填埋C、随地填埋D、卫生填埋

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方式,平地型填埋又分为()等三种形式。A、地上式填埋B、地下式填埋C、山谷型填埋D、半地上半地下式填埋

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其作用是()。A、防止空气污染B、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C、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D、防止对填埋土体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严禁填埋气体()。A、自然聚集B、迁移C、集中燃烧

不定项题据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入场要求,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的是( )A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B液体废物C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的废物D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的标准值并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单选题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下述()不是防渗处理的重点。()A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B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C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D防止地表水进入填埋区

多选题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方式,平地型填埋又分为()等三种形式。A地上式填埋B地下式填埋C山谷型填埋D半地上半地下式填埋

单选题某填埋场总面积为5.0hm2,分三个区进行填埋。目前已有两个区填埋完毕,其面积为A2=3.0hm2,浸出系数C2=0.5。另有一个区正在进行填埋施工,填埋面积为A1=2.0hm2,浸出系数C1=0.2。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为3.3mm/d,最大月降雨量的日换算值为6.5mm/d。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A55m3/dB95m3/dC150m3/dD200m3/d

填空题按填埋场地的状态可将土地填埋方法分为:()、()、准好氧型填埋和保管型填埋。

多选题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其作用是()。A防止空气污染B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C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D防止对填埋土体的污染

单选题某填埋场总面积为12.0hm2,分两个区进行填埋。目前已完成一区填埋,22面积为8.5hm,浸出系数为0.25;另一区正在填埋作业,面积为3.5hm,浸出系数为0.5。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为3.8mm/d,最大月降雨量日换算值为7.3mm/d,平均渗滤液量和最大渗滤液量分别为()A147.25m3/d和282.9m3/dB137.3m3/d/d和270.1m3/d

单选题垃圾填埋工艺就是将垃圾分层摊平、往返碾压、分单元填埋及覆土。一般以()填埋垃圾作为一个填埋单元。A一旬B一周C一日

多选题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Ⅲ2035—2013),关于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B宜对所有的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C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应小于5%D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