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层框架结构.拟采用一柱一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J-1,桩身内径d=1.0m,护壁采用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厚度为150mm,以⑤层硬塑状黏土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剖面及地基土层相关参数见题6-8图(图中Es为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粉质黏土可按黏土考虑。假定,桩A的桩端扩大头直径D=1.6m,试问,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该桩提供的桩端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000B.3200C.3500D.3750

某多层框架结构.拟采用一柱一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J-1,桩身内径d=1.0m,护壁采用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厚度为150mm,以⑤层硬塑状黏土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剖面及地基土层相关参数见题6-8图(图中Es为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粉质黏土可按黏土考虑。

假定,桩A的桩端扩大头直径D=1.6m,试问,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该桩提供的桩端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000
B.3200
C.3500
D.375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地下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6m×12m,基坑支护采用直径600mm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联合挡土,地下结构平面、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1~5图所示,土的饱和重度按天然重度采用。提示:不考虑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题3:假定,地下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降水工作停止,水池自重Gk为1600kN,设计拟采用直径600mm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浮桩,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参数及抗拔系数λ见题1~5图。试问,为满足地下结构抗浮,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考虑,需要布置的抗拔桩最少数量(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桩的重度取25kN/m3;②不考虑围护桩的作用。(a)平面图(b)1—1剖面图题1~5图题1表提示:①主动土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水土合算;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 4 B. 5 C. 7 D. 10

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桩身的压缩模量=80MPa,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0,桩间土的压缩模量=2.5MPa;搅拌桩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为l100kPa,复合土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为50kPa。试问,水泥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20 (B) 30(C) 50 (D) 60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初步设计时,商铺部位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案,搅拌桩桩径600mm,面积置换率m=15%,桩端进入④层粉质黏土一定深度,综合考虑桩身强度和土层性质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14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4,处理前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变。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计算时,②层粉质黏土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取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8B.4.2C.4.6D.5.0

在下列(  )情况下不适合采用静压预制桩。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B.桩身穿越季节性冻土、膨胀土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D.桩端持力层为硬粘性土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d=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Pa,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试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最接近()。A.13.5cm B.14.5cm C.15.5cm D.16.5cm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21=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h,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其值最接近( )。A.13.5C.mB.14.5C.mC.15.5C.mD.16.5C.m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zl=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Pa,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最接近(  )cm。A.13.5B.14.5C.15.5D.16.5

某淤泥质土场地,淤泥质土层厚度为10m,10m以下为基岩,场地中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为300kPa,地表下10m处的附加应力为100kPa,地基采用粉体喷搅法处理,搅拌桩桩径为0.5m,桩间距为1.5m,三角形布桩,桩体材料压缩模量为300MPa,桩间土压缩模量为4MPa,该筏形基础的沉降量为( )mm。A. 18 B. 24 C. 30 D. 47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A.4800B.6500C.8000D.10000

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筏形基础,γ0=1.0,基础平面尺寸为39.2m×17.4m。基础埋深为1.0m,地下水位标高为-1.0m,地基土层及有关岩土参数见下图。初步设计时考虑三种地基基础方案: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方案二,桩基方案;方案三,减沉复合疏桩方案。采用方案二时,拟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采用敞口形式,桩长26m,桩端进入第④层土2m,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8。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桩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00B.1200C.1240D.2500

某三跨单层工业厂房,采用柱顶铰接的排架结构,纵向柱距为12m,厂房每跨均设有桥式吊车,且在使用期间轨道没有条件调整。在初步设计阶段,基础拟采用浅基础。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1.5m。厂房的横剖面、场地土分层情况如题图所示。假定,根据生产要求,在B—C跨有大面积的堆载。对堆载进行换算,作用在基础底面标高的等效荷载qeq=45kPa,堆载宽度12m,纵向长度为24mm。②层黏土相应于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Es=4.8MPa,③层粉质黏土相应于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E s=7.5MPa。试问,当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1,对②层及③层土,大面积堆载对柱B基础底面内侧中心M的附加沉降值sM(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 B. 35 C. 45 D. 60

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筏形基础,γ0=1.0,基础平面尺寸为39.2m×17.4m。基础埋深为1.0m,地下水位标高为-1.0m,地基土层及有关岩土参数见下图。初步设计时考虑三种地基基础方案: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方案二,桩基方案;方案三,减沉复合疏桩方案。采用方案三时,在基础范围内较均匀布置52根250mm×250mm的预制实心方桩,桩长(不含桩尖)为18m,桩端进入第③层土1m。假定,方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为340kN,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43750kN。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由筏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基础中点的沉降Ss时,假想天然地基平均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B.25C.40D.50

某多层框架结构.拟采用一柱一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J-1,桩身内径d=1.0m,护壁采用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厚度为150mm,以⑤层硬塑状黏土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剖面及地基土层相关参数见题6-8图(图中Es为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粉质黏土可按黏土考虑。假定,桩A采用直径为1.5m、有效桩长为15m的等截面旋挖桩。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桩顶附加荷载为4000kN。不计桩身压缩变形,不考虑相邻桩的影响,承台底地基土不分担荷载。试问,当基桩的总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0.6时,基桩的桩身中心轴线上、桩端平面以下3.0m厚压缩层(按一层考虑)产生的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②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0.45,Ip,11=15.575,Is,11=2.599A.10.0B.12.5C.15.0D.17.5

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筏形基础,γ0=1.0,基础平面尺寸为39.2m×17.4m。基础埋深为1.0m,地下水位标高为-1.0m,地基土层及有关岩土参数见图5-3。初步设计时考虑三种地基基础方案: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方案二,桩基方案;方案三,减沉复合疏桩方案。.采用方案一时,假定,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45200kN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59600kN。试问,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时,②层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与自重应力值pcz之和(pz+pc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5B.75C.90D.100

某多层框架结构.拟采用一柱一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J-1,桩身内径d=1.0m,护壁采用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厚度为150mm,以⑤层硬塑状黏土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剖面及地基土层相关参数见题6-8图(图中Es为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粉质黏土可按黏土考虑。试问,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该人工挖孔桩能提供的极限桩侧阻力标准值(kN),与下述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桩周周长按护壁外直径计算。A.2050B.2300C.2650D.3000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下图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A.850 B.1000 C.1700 D.2000

某多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4m×5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桩型的复合地基,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均采用500mm。桩的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土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假定,基础底面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252kPa。当对基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试问,第②层淤泥质黏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Es(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1 B. 15 C. 18 D. 20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图16(Z)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A.850B.1000C.1700D.2000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主楼范围的工程桩桩身配筋构造如上图,主筋采用HRB400钢筋,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桩的水平变形系数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按固接考虑。试问,桩身轴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 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提示:撤泥土层按液化土、A.4800 B.6500 C.8000 D.10000

计算地基变形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B、计算最终变形量可按规范推荐公式计算C、每层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应取土的自重压力与自重压力同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值D、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可按基底附加应力大小确定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某建筑场地地下水位为地表面下2.5m,地层为黏性土夹有砾石,桩径为1.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砾岩,则应采用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为()。A、沉管灌注桩B、冲击成孔灌注桩C、人工挖孔灌注桩D、螺旋钻孔灌注桩

某地质土进行固结试验,地基土的有效自重应力为80kPa,其自重应力为100kPa,其附加应力为160kPa,则其对应的压缩模量为()。A、80~16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B、80~24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C、100~24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D、100~26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

桩基的作用在于穿过软弱的压缩性土层或水,使桩底坐落在更密实的地基持力层上。各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桩通过桩侧土的()及()将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及持力层中。A、桩侧土的摩阻力B、桩侧土的土压力C、桩端土的物理作用D、桩端土的抵抗力

多选题桩基的作用在于穿过软弱的压缩性土层或水,使桩底坐落在更密实的地基持力层上。各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桩通过桩侧土的()及()将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及持力层中。A桩侧土的摩阻力B桩侧土的土压力C桩端土的物理作用D桩端土的抵抗力

单选题某地质土进行固结试验,地基土的有效自重应力为80kPa,其自重应力为100kPa,其附加应力为160kPa,则其对应的压缩模量为()。A80~16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B80~24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C100~24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D100~260kPa压力段相应的压缩模量

单选题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