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断面流量为10m3/s,含沙量为1kg/m3,输沙率为( )。A.1kgB.1kg/sC.10kg/sD.10mm

某断面流量为10m3/s,含沙量为1kg/m3,输沙率为( )。

A.1kg
B.1kg/s
C.10kg/s
D.10mm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在测验条件和时间允许时,一般应采用断面多线垂线选点法施测输沙率,与流量的断面多线垂线选点法配合以符合输沙率测验的( )加权原理。A.水深B.流速C.流量D.含沙量

用流量与输沙率关系线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要求输沙率测次基本能控制各主要水沙峰()变化过程。A.上涨B.下落C.涨落D.峰谷

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称为( )。A.含沙率B.含沙量C.输沙率D.输沙量

输沙量指时段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A、含沙量B、总水量C、总沙量D、输沙率

输沙率的不确定度是断面部分流量和相应垂线含沙量不确定度的函数。

用流量与输沙率关系线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要求输沙率测次基本能控制各主要水沙峰()变化过程。A、上涨B、下落C、涨落D、峰谷

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A、含沙量B、输沙率C、流量D、输沙量

一般情况下,河段或河流断面各点位水流流速(),含沙量也不相同,要获得断面悬移质输沙率,就应在断面相当多的点位同时测量含沙量与流速(流量),计算点位区域的输沙率并累加之。A、相似B、不相似C、相同D、不相同

流量与悬移质泥沙较严格的单次测验可以取得断面流量Q、断面输沙率Qs和断面平均含沙量C的客观真值。

输沙率法测验的断面平均含沙量是由断面输沙率除以流量而得出的,可用公式C=Qs/Q表达,式中C表示()A、测点时均含沙量B、垂线平均含沙量C、断面平均含沙量D、年平均含沙量

一般情况下,河段或河流断面各点位水流流速不相同,含沙量也不相同,要获得断面悬移质输沙率,就应在断面相当多的点位同时测量含沙量与流速(流量),计算点位区域的()并累加之。A、流量B、浓度C、输沙率D、含沙量

输沙率法测验的断面平均含沙量是由断面输沙率除以流量而得出的,可用公式C=Qs/Q表达,式中Qs表示()A、断面输沙率B、垂线输沙率C、测点输沙率D、年平均输沙率

输沙率法测量时断面平均含沙量的不确定度可用公式X2C=X2Qs+X2Q表达,式中XQs表示()的不确定度A、测点输沙率B、断面输沙率C、垂线输沙率D、年平均输沙率

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A、含沙量、输沙量B、含沙量、流量C、输沙量、输沙量D、输沙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称为()。A、含沙率B、含沙量C、输沙率D、输沙量

某断面流量为10m3/s,含沙量为1kg.m3,输沙率为()。A、1kgB、1kg/sC、10kg/sD、10mm

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A、输沙率.流量B、含沙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

单选题输沙率法测验的断面平均含沙量是由断面输沙率除以流量而得出的,可用公式C=Qs/Q表达,式中C表示()A测点时均含沙量B垂线平均含沙量C断面平均含沙量D年平均含沙量

单选题输沙率法测验的断面平均含沙量是由断面输沙率除以流量而得出的,可用公式C=Qs/Q表达,式中Qs表示()A断面输沙率B垂线输沙率C测点输沙率D年平均输沙率

单选题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输沙率、流量B含沙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

判断题流量与悬移质泥沙较严格的单次测验可以取得断面流量Q、断面输沙率Qs和断面平均含沙量C的客观真值。A对B错

单选题某断面流量为10m3/s,含沙量为1kg.m3,输沙率为()。A1kgB1kg/sC10kg/sD10mm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河段或河流断面各点位水流流速不相同,含沙量也不相同,要获得断面悬移质输沙率,就应在断面相当多的点位同时测量含沙量与流速(流量),计算点位区域的()并累加之。A流量B浓度C输沙率D含沙量

单选题较严格的流量与悬移质泥沙单次测验的一般计算规则是,按测点代表的()加权计算各垂线的平均流速和平均含沙量,由相邻垂线的平均流速的均值(称部分平均法)与垂线间夹持面积相乘之积计算这部分断面的流量,各部分断面的流量累加得全断面的流量;由相邻垂线的平均含沙量的均值与相应部分断面的流量之积计算这部分断面的输沙率,各部分断面的输沙率累加得全断面的输沙率;全断面的输沙率与全断面的流量之比为断面平均含沙量。A宽度范围B单宽范围C水深范围D流速范围

单选题输沙量指时段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A含沙量B总水量C总沙量D输沙率

单选题用流量与输沙率关系线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要求输沙率测次基本能控制各主要水沙峰()变化过程。A上涨B下落C涨落D峰谷

单选题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称为()。A含沙率B含沙量C输沙率D输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