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频率是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是描述声音的主要物理量

13、频率是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是描述声音的主要物理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相关考题:

声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声音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将数字形式信息转变为模拟信号的声波的次数。()

关于声速、波长、频率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B、声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为周期C、声波在一个周期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为波长D、C=T×λE、C=f×λ

赫兹(Hz)是声波频率单位,赫兹(Hz)表示A、密度B、毫瓦/每平方厘米C、米/每秒D、每秒振动的次数E、速度

声音信号的一个基本参数是频率,它是指声波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用Hz 表示。人耳能听得到的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A.0Hz~20Hz B.0Hz~200Hz C.20Hz~ 20kHz D.20Hz ~200kHz

关于声速、波长、频率及其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D.C=T×λE.C=f×λ

声音信号的一个基本参数是频率,它是指声波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用Hz表示。人耳能听得到的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A.0Hz~20HzB.0Hz~200HzC.20Hz~20kHzD.20Hz~200kHz

声音(音频)信号的一个基本参数是频率,它是指声波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用Hz表示。人耳能听到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______。A.0Hz~20kHzB.0Hz~200kHzC.20Hz~20kHzD.20Hz~200kHz

赫兹(Hz)是声波频率单位,赫兹(Hz)表示A.密度B.毫瓦/每平方厘米C.米/每秒D.每秒振动的次数E.速度

关于声速、波长、频率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B.声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为周期C.声波在一个周期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为波长D.C=T×λE.C=f×λ

每秒内交流电交变的周期或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Hz。()

为了测定某个音叉C的频率,另外选取两个频率已知,而且与它频率接近的音叉A和B,音叉A的频率是800 Hz,B的频率是797 Hz,进行下列的试验:第一步:使音叉A与C同时振动,每秒钟听到声音加强二次;第二步:使音叉B与C同时振动,每秒钟听到声音加强一次。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可以确定音叉C的频率是()A、3 HzB、1HzC、802HzD、798HzE、796Hz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值上限的声波。

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С=Т•λE、С=땃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在单位时间内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A、振幅B、频率C、波长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振动频率指质点每()振动的次数。A、秒B、分C、时D、日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音调是声音频率的高低,主要与音源每秒()的次数有关,是人耳对音调高低的主观评价尺度。A、震动B、跳动C、频率

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C=T·λE、c=λ·f

交流电正弦量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称为正弦量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用f表示。

填空题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值上限的声波。

单选题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C=T·λEc=λ·f

单选题关于声速、波长、频率及其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Dc=T×λEc=f×λ

判断题帧频又称为刷新频率,即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指显示器每秒所能显示的图象次数,单位为赫兹(Hz)。A对B错

单选题频率的单位可用赫兹表示,质点振动每秒100000赫兹其频率等于:()A10KHZB100KHZC100MHZD0.1KHZ

判断题频率是单位时间内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