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再结晶后若在更高温度保温还可能发生异常晶粒长大。A.金属在临界变形量进行冷变形;B.冷变形金属中存在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C.冷变形前的原始晶粒粗大;D.冷变形金属纯度非常高

2、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再结晶后若在更高温度保温还可能发生异常晶粒长大。

A.金属在临界变形量进行冷变形;

B.冷变形金属中存在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

C.冷变形前的原始晶粒粗大;

D.冷变形金属纯度非常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冷变形金属中存在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

相关考题:

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再加热,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会出现()的现象。 A.回复B.再结晶定C.晶粒长大D.晶粒破碎

本质细晶粒钢在()以下加热,晶粒才不易长大。 A.再结晶温度B.过热温度C.晶粒粗化温度D.相变点温度

变形温度的升高,则( )。A.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减小B.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增大C.不影响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在再结晶过程中,晶粒的尺寸随再结晶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长大。()

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再加热,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会出现()的现象。A、回复B、再结晶定C、晶粒长大D、晶粒破碎

本质细晶粒钢是指()。A、任何温度下都具有细小奥氏体晶粒B、在某个规定温度下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较小C、原材料晶粒较小D、淬火加热时晶粒细小

再结晶退火中残余应力显著降低是在()A、回复B、再结晶C、晶粒长大

铁素体不绣钢的晶粒在加热中极易长大,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尽量缩短高温下的保温时间。

变形温度的升高,则()。A、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减小B、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增大C、不影响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铁素体不锈钢的晶粒在加热中易长大,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尽量缩短高温下的保温时间。

加热保温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A、越小B、越大C、不变

晶粒回复过程:回复→晶粒长大→再结晶。

本质晶粒度是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例如930℃正负10℃和保温足够的时间(6h)所具有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它表示刚的奥氏体晶粒在规定温度下长大倾向性。

奥氏体形成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将会长大。

在制造透明Al2O3陶瓷材料时,原料粉末的粒度为2μm,在烧结温度下保温30分钟,测得晶粒尺寸为10μm。若在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为抑制晶粒生长加入0.1%MgO,此时若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A、16μm;20μmB、20μm;24μmC、24μm;24μmD、28μm;20μm

名词解释:烧结、烧结温度、泰曼温度、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

晶粒长大和再结晶晶核长大的驱动力有何不同,为什么织构会阻碍晶粒的长大?

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在奥氏体温度区间升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都将促使奥氏体晶粒长大。

判断题奥氏体形成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将会长大。A对B错

单选题在制造透明Al2O3陶瓷材料时,原料粉末的粒度为2μm,在烧结温度下保温30分钟,测得晶粒尺寸为10μm。若在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为抑制晶粒生长加入0.1%MgO,此时若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A16μm;20μmB20μm;24μmC24μm;24μmD28μm;20μm

单选题二次再结晶是指()A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的过程B多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的过程C晶粒不断成核长大的过程D少数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的过程

判断题在再结晶过程中,晶粒的尺寸随再结晶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长大。A对B错

问答题说明以下概念的本质区别: 1、一次再结晶和二次在结晶。 2、再结晶时晶核长大和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判断题在奥氏体温度区间升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都将促使奥氏体晶粒长大。A对B错

判断题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以及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是在应变能下降的推动下产生的。A对B错

问答题晶粒长大和再结晶晶核长大的驱动力有何不同,为什么织构会阻碍晶粒的长大?

问答题名词解释:烧结、烧结温度、泰曼温度、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